疫情發(fā)生以來,為減少人員聚集,各大劇場相繼取消了近期活動,中山公園音樂堂也不例外。這兩天,音樂堂宣布將繼續(xù)取消三月份演出。不能相聚在劇場中的這段日子,音樂卻仍然沒有遠離熱愛它的人們。打開中山公園音樂堂的微信公眾號,管風琴莊重肅穆,琴簫意境悠遠,吉他浪漫輕柔,十幾期公益“線上音樂會”風格各異,卻無不觸動人心。(2月28日《北京晚報》)
疫情阻隔了大家參與文化活動的空間,但是,阻隔不了文藝工作者為民服務的熱情。中山公園音樂堂把“演出”帶到線上,不僅展示了藝術家在戰(zhàn)疫時期的文藝情懷,也為劇場未來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新的機遇。
把演出帶到“線上”,充分體現文藝戰(zhàn)疫情懷。線上的文藝演出,增加了文藝工作者的工作難度,畢竟從生活的舞臺到“線上”舞臺,除了要轉變演出方式,更要付出比平日更多的努力。要讓“線上”的文藝演出帶給觀眾非常時期的戰(zhàn)疫激勵,除了要精心做好準備,更要將平日里舞臺上的那些功夫進行轉型,學會在“線上”最大化地體現藝術的魅力,讓“線上”戰(zhàn)疫力量更加生動。如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就在武漢出生長大,一句“身為湖北人,心系在武漢”,寥寥十字,盡訴思念和牽掛;青年豎琴演奏家孫詩萌曾多次在武漢琴臺音樂廳演出,那里的觀眾“熱情而專業(yè)”……文藝如此用心,才能讓“線上”的文藝活動火起來,讓觀眾足不出戶,也能感到到文化藝術帶給大家的戰(zhàn)疫力量,以及藝術的享受。
把演出帶到“線上”,不僅僅是戰(zhàn)疫的需要,更是為文藝演出推展新渠道,促進文藝演出業(yè)態(tài)的轉變。時代在變化,疫情也終究會過去,戰(zhàn)疫勝利了,雖然文藝工作者都可以重返舞臺,但是,文藝發(fā)展的多樣性如何走好自己的發(fā)展新路,更要學會將舞臺的不斷延伸,雖然疫情讓大家不能到劇場來了,但網絡沒斷,音樂堂從現有的實況錄像中精心挑選了一些效果不錯的視頻,通過微信公眾號免費分享給樂迷,通過“云平臺”展示文藝的力量。此舉打破藝術傳統(tǒng)演出的舞臺距離,最大化惠及觀眾,讓更多人能享受到藝術春天的多姿多彩。
用好“線上”文藝為戰(zhàn)“疫”增情懷拓未來。共克時艱,戰(zhàn)疫考驗戰(zhàn)斗力,更考驗著大家的責任心。盼望冬去春來,不能坐等春風來。只有積極想辦法,用觀眾喜歡的方式,將文藝春風帶給大家,尤其需要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協(xié)同作戰(zhàn),轉變方式,才能讓一大批文藝工作者用自己精心準備的文藝節(jié)目,帶給觀眾戰(zhàn)疫的力量,同時,也為藝術的春天到來更好地拓展路徑。(福州文明辦 胡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