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斗英雄張大權,是《高山下的花環》主角九連連長梁三喜的原型之一,他在先后三次負傷的情況下,帶領突擊隊員發起最后沖鋒,不幸頭部中彈,壯烈犧牲,被中央軍委授予“一級戰斗英模”榮譽稱號。他也是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科護士張艷的父親。時隔35年,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華大地時,作為英雄的女兒的張艷,堅定地選擇接過父親的鋼槍,第一時間遞交請戰書,毅然選擇奔赴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革命軍人的忠誠。(3月1日《解放軍報》)
虎父無犬女。35年前,英雄父親張大權帶領最后23名勇士誓死捍衛了共和國的尊嚴;35年后,作為白衣戰士的女兒張艷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繼承父親的遺志,將生死置之度外,勇敢沖到新冠肺炎的救人一線,用行動告慰九泉之下的父親,用“讓我來”讓軍人的堅強意志和對黨的忠誠更好凸顯。
“讓我來”是戰疫兒女的英雄本色。是什么動力讓張艷“像父親一樣沖鋒”?“艷子,黨叫干啥,你就干啥,這是當年我聽你父親說過最多的一句話。”“黨叫干啥就干啥”這是走向戰疫一線時,母親的叮嚀,也是父親畢生的信仰,更是張艷主動請纓戰疫的原因。戰疫面前,她沒有猶豫,在救死扶傷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做好各項工作,除了給病人打針吃藥、完成各種護理工作,還主動幫助科里清理醫療垃圾。哪怕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工作時汗流浹背,勞動的時候還是一身汗水,她從來不叫苦,她是英雄的女兒,她不是簡單接過父親手中的槍,更要像父親那樣,做戰場上的勇士,像父親一樣沖鋒!
像英雄一樣沖鋒,是戰疫兒女的本色!當筆者為張艷這樣的白衣戰士感動時,同樣一位英雄的妹妹也像英雄的哥哥一樣奔赴武漢。她就是排雷英雄杜富國妹妹縣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杜富佳,為了征武漢抗疫一線,她一次次請戰,第一次醫院考慮到他的實情沒有批準,她第二次再提交,鍥而不舍的杜富佳也像哥哥一樣,走上戰疫的戰場。杜富佳為什么如此執著?因為她明白雷場是哥哥的戰場,如今疫情當前,抗疫一線就是她的戰場。她要以哥哥為標桿,在戰疫中將英雄的精神傳承光大。
“讓我來”是戰疫兒女的英雄本色!無論是張艷,還是杜富佳,他們對于危重病人的救治特別上心,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多做一點,同事就減少與風險接觸的機會。因此,無論是給患者吸痰,還是喂飯、換尿不濕,噓寒問暖,他們都搶著包攬危重病人的護理工作,做到無微不至……這些英雄的親人們,在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用實際行動傳承了英雄品質,用初心與使命、大愛與責任、忠誠與擔當、敬業與奉獻,將英雄的精神更好傳承,也用自己的努力為英雄爭光。(福州文明辦 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