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陳晨陽教老人正確佩戴口罩(泉港區界山鎮供圖)
文明風3月3日訊(通訊員王榮榮 唐龍建 李曉華 歐陽倩 劉益洪 陳燕燕)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社會各界的心。學生捐壓歲錢買口罩、退休黨員響應號召捐獻愛心款、群眾全家上陣做公益……連日來,一個個凡人善舉在泉港上演,一股股暖流在泉港匯聚,筑起一道道牢固的防疫墻。
學生用壓歲錢買口罩送低保戶
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時期,泉港區界山鎮玉湖村兩名學生完成一項特殊的考試——用壓歲錢買口罩送低保戶,用他們的方式,做出最好的答卷。女孩叫陳楠,今年16歲是泉港區北大培文中學初三學生;男孩叫陳晨陽,今年19歲是海南醫學院大二學生,兩人不約而同地萌發了用壓歲錢買口罩送給村里低保戶的想法。日前,兩人便在家長的幫助下用壓歲錢購買了500個口罩,準備送給村里有需要的老人。
陳楠說:“本來是想要去當志愿者的,但是因為年齡比較小,所以就選擇捐口罩的方式,去幫村里老人,用自己的壓歲錢去買一些口罩送給老人家,讓他們在戰疫中也能得到幫助。”
在村干部的帶領下,陳楠和陳晨陽兩位同學把用壓歲錢買來的500個口罩發放到每個精準扶貧戶、低保戶及獨居老人手上。
陳晨陽說:“聽說村里的老人、低保戶等缺少防護物資,有一些買不到口罩,想著這一次能夠借助這個機會,給他們提供一些口罩,讓他們能夠有效抵御這次疫情,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一份力量,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做一些貢獻。”
愛心戶發揚美德做公益共防疫
當戰“疫”的號角響起,泉港區前黃鎮三朱村的干部群眾立刻投入戰斗,封村設點、排查摸底、宣傳教育……看到大家日夜奮戰而疲態盡顯時,村民朱靜東坐不住了,第一時間捐出愛心物資。“雖然咱幫不上什么大忙,但是可以盡點心意,大家伙身體要顧著點。”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朱靜東的號召下,兩個兒子及小舅子也踴躍捐贈花生牛奶和面包等物資。心系疫情,情念鄉親,他們容不得病毒入侵家園,“在這場戰斗中,沒有人能置之度外,而且我們村有三朱革命斗爭紀念碑,本就有深厚的革命精神和文化底蘊,越是困難時期,我們越要有所作為。”
從捐贈物資到協助美化村莊環境再到幫助鄉親解決困難,除了疫情期間捐贈物資,“愛心戶”在平時也為家鄉盡心盡力,時時履行著心中的責任,可以說既是中華傳統美德代代相傳的彰顯,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實踐。
退休黨員響應號召捐資防“疫”
“我能安享晚年都是黨和人民給的,在這次防控疫情的戰役中,我也想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泉港區后龍鎮上西村擁有54黨齡的83歲老黨員張宗華拿著攢下來的1000元交到上西村村黨支書張如慶手中。
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2月29日,當后龍鎮黨委發出疫情防控募捐倡議后,該鎮的老黨員們紛紛主動要求,要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一幕幕讓人感動的暖心畫面接續上演。
“我是退役軍人,也是一名老黨員,面對疫情,我也要盡自己所能出一點力”“每天通過電視關注著疫情情況,心里很著急,一直想為抗擊疫情做點什么”……
老黨員們的善舉如同一面鮮明的旗幟,讓群眾積極加入到捐款獻愛心的行列,短短幾個小時內的捐款該鎮就收到了121423.88元愛心款。他們有身在印尼的愛國華僑,有忙碌在復工復產一線的企業員工,也有派出所民警,還有在衛生院的醫護人員……他們來自不同的行業,不同的職業,但他們都積極地為疫情防控奉獻著自己的愛心。
凡人善舉,春寒料峭時最是暖人心。疫情陰霾漸漸散去,春暖花開款款而來。眾志成城之下,泉港社會各界用自己的一舉一動加入抗疫行列,匯聚正能量,相信勝利曙光就在前方。
(泉州市泉港區委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