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3月3日訊 “我要為島上400多名村民守住戰‘疫’的第一道防線。”昨日17時許,記者采訪福清市城頭鎮吉釣村衛生所村醫王錦萍時,她剛從吉釣島碼頭回到衛生所,這是她當天第三趟從衛生院趕往碼頭,為上島人員測量體溫。
“早上5點多,天還沒亮,就有船只從松下碼頭來吉釣島,到了晚上10點多還有船只來島。不管什么時候,只要有船只來,我都會第一時間趕到碼頭,為上島人員測量體溫,并對外來人員進行信息登記。”王錦萍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后,作為吉釣島上唯一的村醫,她發揮“人熟、地熟”優勢,成了戰“疫”的科普宣傳員、初級診療員和監測報告員。
吉釣島常住人口400多人,村民平時出行全部得靠小渡輪,今年57歲的王錦萍是村里唯一的村醫,自從1986年中專畢業以來,她已在海島上堅守了34年,守護村民的健康。去年她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聯合授予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稱號。
“依伯、依姆,看看這些宣傳圖冊,記得勤洗手、少出門、外出戴口罩。”福州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后,王錦萍迅速行動,挨家挨戶上門發放防疫科普宣傳圖冊,讓村民了解、掌握防疫知識,成了科普宣傳員。“全村400多名村民,以老年人居多,其中不少人不識字,在放發宣傳圖冊的同時,我再當面叮囑一下,效果會更好。”王錦萍說。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后,吉釣島曾一度實行封島管理,小渡輪停擺,村民也被要求盡量居家。村民若身體出現不適,可隨時通過電話或微信與王錦萍聯系。有一天早上5點剛過,村民林云打來電話說她牙齦疼。王錦萍詳細地詢問了林云的情況后,診斷其是上火,沒大問題,并叮囑她“多喝水、少熬夜,平時飲食清淡點”。果然,遵王錦萍醫囑的林云,第二天傍晚牙齦就不疼了。
王錦萍堅守海島34年,對島上村民的健康情況十分熟悉,2月中旬,已過耳順之年的村民林華露打電話給王錦萍,說其頭暈。王錦萍馬上問林華露:“最近有沒有按時吃降壓藥?”一經詢問,原來林華露以為最近不出門不用吃藥,擅自把藥停了,導致血壓升高、頭暈。
王錦萍告訴記者,最近吉釣島恢復了小渡輪往來,她還要做好監測報告員工作,一旦發現有人健康狀況出現異常,將第一時間向上報告。她說:“當前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時期,大家都不能松懈。作為一名村醫,我要全力以赴,為村民守好防線。”(福州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