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峰鎮霞鎮村大學生志愿者們在霞鎮村下屬自然村西山村對在外l聊天的村民進行發放傳單勸導。建甌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2月28日訊 在戰“疫”中,除了醫護一線主戰場的醫護工作者“最美逆行者”,還有這么一直堅持逆行在戰“疫”一線,他們就是---文明志愿者。
交通查驗點、各社區、村(場)卡口的撤除后,建甌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針對轄區內出現了人員不戴口罩、扎堆聚集增多,復工復產外來人員多的狀況,及時發出《關于開展志愿勸導活動的通知》,市委文明辦也在第一時間組織各文明單位發動志愿者參與防疫勸導“接力”志愿服務,文明勸說群眾不扎堆、不聚集、少出門、不出門,宣傳防疫知識防控措施。
“一抹紅”成了時下建甌城鄉大街小巷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截止目前,我市已組建防疫志愿者服務隊370多支4154人。他們身穿紅馬甲、佩戴紅袖章、手持小喇叭,深入轄區大街小巷進行流動宣傳勸導,并利用宣傳單、流動音箱、宣傳車、‘村村響’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媒介,廣而告之,取得了良好效果。”市委文明辦主任葉云珍介紹。
“勸導不留時間、范圍空隙”
“您好,這出門要戴上口罩啊,這段時間盡量少出門。”“大伯,您幾個人回家吧,不要在這里聚集曬太陽。這防疫還沒結束。”2月27日上午,在省級文明鎮建甌市房道鎮,由何寶金、魏建軍、劉建姬、詹華麗、鄭花容、黃富金“五朵金花”組成的集鎮巾幗志愿服務勸導隊在興業路、繁商路等大街小巷配合埂尾村開展防疫文明志愿勸導。
該隊隊長魏建軍告訴我們:“越是晴好的天氣,就越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想要出來遛街、聊天,曬太陽、嗑瓜子的人就越多。我們每天8個小時,都要走完所有重點區域商業街、車站、重點村巷,并反復巡邏。哪里有聚集就到哪。”
“這勸導壓力不小,有時剛剛說完馬路對面的小伙兒,迎面又走來了一位沒戴口罩的老婆婆。這勸導同時要細心,那位老婆婆我還送她回家。”集鎮疫情防控勸導隊隊長范建成介紹。
該鎮志愿文明勸導上“硬核”不走過場,不留時間、范圍空隙。房道鎮集鎮是省級商業重鎮,已由房道村、埂尾村聯成大集鎮,街巷多、外來人口多,為此在村里已有志愿勸導隊的基礎上,再由鎮機關志愿者組成2支勸導隊支援這兩個村。其中一個機動勸導隊還適時到各村支援、指導,以確保勸導覆蓋面。目前全鎮有22個勸導隊活躍在全鎮鄉村。
近日來,房道鎮埂尾村村委委員陳文強總能在“微信步數排行榜”榜上有名,日行兩萬步。陳文強說:“這么多天下來,兩條腿已經跟棍子一樣。平時哪能走這么多?可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真的不敢有放松的念頭。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利索地穿上紅馬褂、戴上小紅帽,2月23日晚6時多,家住小橋鎮小橋村的青年黨員、退伍軍人張宜勇,在市里作出繼續開展志愿勸導活動的通知后及時又與伙伴們加入“夜幕下勸導隊伍”。他說,天氣逐漸轉暖,夜晚出來的人相對也多些了,夜晚時間勸導也很重要。此前封村設路卡時,他每天3次前往義務文明勸導。在該鎮像他這樣在鎮村勸導時間科學苦口婆心宣傳勸導的志愿者有223人,分布在61個勸導小分隊。
“國家需要,就要勇敢站出來”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黨員、退伍軍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巷長、樓長、老人、少先隊員等各類群體人員等紛紛主動站出來,加入志愿者行列。
南平市道德模范郭學婢積極參加所在企業文明宣傳勸導,并帶頭捐款,還與其他志愿者一起為東峰鎮村莊志愿者送上慰問品。 他說:“國家需要,就要勇敢站出來 。”
建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退休黨支部書記林永久帶領老黨員羅秋英、蘇麗玲、黃孝靜、闕光榮等同志輪班參與超市入口測試體溫,宣傳防控知識及措施。他還利用擅長書法優勢幫助社區書寫大幅宣傳標語70余幅。
在全市有數百位返鄉青年大學生為戰“疫”助力。東峰鎮霞鎮村濰坊學院18級電子信息工程2班的邱輝明、廈門華廈學院18級國際經濟與貿易2班邱學鵬、福建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體育學類邱學燁、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技術1801班葉祥煒、福建農林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任揚峰等多名返鄉青年大學生志愿者在經過村里統一培訓后,積極協助村干部做好勸導工作。青年志愿者們戴著口罩在鄉村公路、、村巷勸導村民不扎堆、不聚眾、不串門。
大學生志愿者邱輝明說:“作為當代大學生,就應該勇于擔當,有責任和義務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尤其是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加入防疫工作就更加義不容辭,戰“疫”也是一堂非常有意義的實踐課!”大學生志愿者任揚峰說:“抗擊心冠肺炎,人人都有群防責任。”大學生志愿者邱學鵬說:“加強防護,不要恐慌,相信科學,絕不傳謠。”
各位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們,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請大家自覺做到不聚眾、不串門、戴口罩,積極做好自身防護……”2月25日,徐墩鎮九匡村的3位少先隊員在村婦女主任吳先紅的帶領下,正拿著手持小喇叭走街串巷宣傳勸導。
少先隊員周翔鵬說:“村里的叔叔阿姨看到是我們小朋友在勸導,都很配合,我很高興能為防疫盡一份力!”
小橋鎮洽歷村退伍軍人、村醫陳立湖說:“作為一名村醫,我有責任保障村民的身體健康,疫情襲來,首先要提高村民的防疫意識。”
他向村黨支部書記陳立源主動請纓,利用村委會廣播,向全村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識”健康講座;拖著單體音響,走村入戶滾動播放防疫防控音頻宣傳資料,向村民介紹防疫應注意事項,提示村民不要恐慌、認真對待、主動作為,為村民抗疫穿上了思想的“防護服”。
“這勸導很有親切感,讓人感到暖暖的”
勸導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不是簡單的人說說,說也要說得巧,說到點子上,既要疏也要導。
“我是不戴口罩嗎?是根本買不到口罩好吧!總不能不讓我出門吧?”市交通運輸志愿勸導員在對未戴口罩、聚集聊天的阿姨們進行宣傳勸導時,遇見了難題。面對情緒有點激動的阿姨,志愿勸導員不慌不忙、有備而來,向阿姨們示范如何利用手機通過“掌上南平APP”預約購買口罩。阿姨們表示,雖然自己短時間學不會,但已經記下來了,回家就讓子女去預約購買。“這勸導很有親切感,讓人感到暖暖的”一位陳姓阿姨說。
交通運輸志愿勸導員安撫了阿姨們的情緒后,立即耐心的對其聚眾聊天等行為進行勸導疏散。引導正確看待疫情,提高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貼心的勸導讓阿姨們十分配合,立即散開,有的還說“辛苦你們了”。
“這建甌話,我聽得懂,每一句都很親切。”南雅集鎮一位鄭姓村民聽了青年志愿者拖著的流動音箱發出的建甌話勸導內容后說。在該鎮村村都有建甌話勸導流動音箱。東游鎮還創新地運用無人機“鋪天蓋地”宣傳。據介紹,全市約七成的村都有方言宣傳喇叭。
“新型病毒來害人,提高警惕大家人,為了子孫為了家,盡量不要走出去。人多地方很危險,病毒隨時會傳染……”建甌民間第一喜娘茉莉也當起志愿者,用建甌方言通過微信宣傳朗朗上口的《抗疫情》順口溜。
“知道嗎?你是我的臂膀。失去你,我將一生憂傷。挺住,我正夜以繼日,奔向你,帶你遠離魔瘴……”2月25日,吳章中、陳東東等志愿者創作的助力戰“疫”的公益歌曲《《我不會離開你》在建甌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微信公眾號發布。歌曲充滿感染力,傳遞出了建甌人抗疫的堅強決心和力量,給人以溫暖和激勵,被迅速點擊觀看、轉發、點贊,成了當地網紅歌曲。這是建甌志愿者用文藝戰“疫”發出的又一個震撼人心的強有力作品。
“非常時期,非常創作,振奮人心,鼓舞人心!贊!”微信網名僑文說。微信網名白天的月亮更美麗說:“ 一直一直喜歡這些走心的文字,因為她擁有了內在精神能夠貫穿心靈的東西,視頻中一個又一個場景,隨著音樂不經意之間就會撼動心靈。用心去體會那些溫柔的出處滿滿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