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上午,“四川景區恢復開放須實名制購票”成為微博熱搜話題。記者盤點發現,目前麗江、三亞、南京等多地多個景區恢復開放。與以往不同的是,開放的景區日最大承載量和瞬時最大承載量不超過接待量的50%,游客進入景區必須佩戴口罩,并進行體溫測量,不得開展任何人員聚集性活動。(2月21《新京報》)
根據中國文旅部之前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春節出游人次有望突破4.5億,約為5550億元的市場規模。突襲的疫情打亂了節奏,旅行社團隊游暫停、旅游景點關閉、大量訂單退訂……有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旅游業總收入為6.5萬億元,平均每天178億元,全國所有景區停滯一天,就損失178億元。鑒于疫情形勢出現積極變化,復工復產節奏加快,不少室外景區有序恢復開放,這既是景區及時止損之舉,也是回應公眾需求的體現。
按照“因城施策、分類防控”的要求,根據當地疫情向好的實際,有序恢復開放景區是必要的。尤其對于“宅”家近一個月的民眾來說,早就希望出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放松一下緊張壓抑的心情,當下恢復開放景區,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疫情還沒有完全消除,防控仍處于關鍵階段,景點恢復開放還要持謹慎態度。正如專家給出的建議,“經濟和疫情都需要抓,這時候就需要景區判斷當地的疫情形勢,因地制宜地開放景點,不要一窩蜂盲目開放。比如博物館等封閉式的室內景區就不要開放?!?/p>
當然,景區恢復開放,防控不能放松。在這方面,恢復開放的景區都采取了特殊的管控措施。比如,游客進入景區必須佩戴口罩,并進行體溫測量;景區須通過網絡實名預約和線下掃碼非接觸式購票;合理控制人流密度,日接待量不超過日最大承載量的50%;室外空間不得開展任何人員聚集性活動,確保游客間距能達到2米左右等。這些都是必要且不可或缺的舉措,景區管理者必須切實盡到自己的責任,從落實防控措施、優化流程管理,到做好服務引導、避免過度聚集,每一環節都容不得半點疏忽,否則就可能造成嚴重后果。
對于游客而言,也要本著對自己和家人、對他人負責的精神,積極配合、主動服從景區管控,包括實名購票、佩戴口罩、測量體溫等,同時嚴密做好自身的防范,尤其是在進入景區“撒歡”的同時,千萬別偷偷摘了口罩,忘了與其他游客拉開距離?!坝行颉倍?,不僅是對景區的要求,也是對游客的要求,景區恢復開放不易,自我防控亦不能放松。(泉州文明辦 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