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標語,是傳遞社會正能量,凝心聚力的重要工具。很多看似簡單的幾個字,其蘊含的強大力量不可估量。在新冠疫情如此嚴峻的形勢下,一篇題為《好標語凝聚精氣神》的文章,就號召基層的黨員干部要用好文明標語,為抗“疫”加油鼓勁,匯聚抗“疫”的精氣神。(02月14日,人民日報)
正如這篇文章中提到的那樣,近期,很多城市、街道、鄉村都紛紛利用流動的宣傳車打著大幅標語,提振士氣;還利用喇叭,反復播放疫情相關的政策和知識。很多標語,雖然看似就是短短的幾個字如:“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科學防控”等,體現出的是黨和國家對疫情防控的重視,更是彰顯了黨中央和各級黨委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高度關切。這些短小精悍的“金句”,對于穩定人心、鼓舞士氣,匯聚抗“疫”的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近段時間以來,由于疫情在全國各地的暴發和蔓延,使得很多市民,一些黨員干部都表現出擔憂、焦慮甚至無助的悲觀情緒。這些負面情緒不僅會在疫情防控中產生消極影響,對于每個人預防新冠也有不利影響。眾所周知,心態往往也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心態悲觀、消極,更容易導致自身免疫力、抵抗力的下降,增加被傳染和傳播的風險。因此,在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的當下,積極利用文明標語,為疫情防控匯聚抗“疫”的精氣神,時不我待。
短小精悍,講“大白話”。這才是真正地匯聚抗“疫”精氣神的關鍵。標語,最大的特點就是要醒目、簡練、高度濃縮,通俗易懂。此次疫情的防控工作,已經將重心轉向了基層一線的防控。社區、街道、村社的防控已經成為了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鶎臃揽孛鎸Φ木褪侨嗣袢罕?,這就意味著標語,就是給人民群眾加油、鼓勁的“載體”,就必須要接地氣般地講“大白話”,讓人民群眾都能看得懂、聽得懂、能理解,而且要盡可能簡短,真正達到字字傳情、字字傳神的效果。
匠心獨運,謹防過度“吸睛”。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網絡平臺上的各種“網語”形成了很多搞笑、調侃的“段子”。這些“段子”很多還是來自一些看似較為“精辟”的語句,產生了強烈的“吸睛”效果,也給更多網民帶來了負面的效應。對于給抗“疫”鼓勁的文明標語的編制,就要杜絕這種過度“吸睛”現象的發生。這就需要不斷去揣摩,多用心、多推敲,才可以做到既精妙絕倫,又恰如其分。
文明標語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簽”。在新冠疫情期間,更好利用文明標語,給抗“疫”匯聚精氣神,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動力,才是真正在危難之際“雪中送炭”的暖心之舉。(莆田文明網 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