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縣西蘭鄉開展“溫暖拗九 齊心抗疫”主題志愿活動 羅源縣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2月24日訊 2月22日農歷正月廿九,是福州十邑地區特有的傳統民俗節日--“拗九節”,又稱“后九節”、“孝順節”。由于當下正處于防控疫情的特殊時期,今年的拗九節與往年不同,但又溫情依舊。羅源縣各文明單位(校園)、文明村鎮的志愿者們紛紛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濃濃的拗九情,攜手共抗“疫”情。
濃濃拗九粥,深深守護情
為進一步傳承弘揚“敬老愛老”的中華傳統美德,為疫情侵襲的寒冬注入一絲暖意。2月21日,羅源縣西蘭鄉在磹石村組織開展“溫暖拗九,齊心抗疫”主題志愿服務活動。
軟粘的糯米、香甜的紅棗、酥脆的花生……豐富的原材料,在志愿者們認真用心下,熬煮成了軟糯香甜的拗九飯,志愿者分裝完畢,再逐一送到村中每一戶老人的家中。同時,志愿者們還積極向村民群眾宣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通過分發宣傳單,進行耐心解釋說明,引導大家正確認識當前防控疫情的嚴峻形勢。
2月22日上午,羅源縣鑒江鎮組織鎮扶貧幫扶責任人開展“濃濃拗九粥·深深守護情”主題志愿者服務。通過走訪、慰問轄區內的貧困戶,為他們送去特別制作的香甜的拗九粥,同時送去了安全防疫口罩與溫暖的節日祝福。給貧困戶們傳遞了關心和溫暖,營造出融洽和諧的社會氛圍。一位喝了拗九粥的老母說:“拗九粥里不只是紅糖、花生、紅棗、桂圓等,更有著一份守護和關愛,甜到了心頭。”
2月22日,羅源縣婦聯、縣民政局和鳳山鎮鳳美社區的黨員志愿者們來到縣福利院開展送溫暖送祝福主題敬老活動,讓防控疫特殊時期的福利院老人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與溫暖。
經過體溫檢測和雙手消毒后,志愿者們來到院內,為老人們奉上寓意吉祥健康的“拗九粥”,并與愛心理發師聯合開展公益理發等活動。雖然戴著口罩,仍難掩老人們臉上洋溢著的笑容。志愿者們還積極向老人們宣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相關防護知識,告訴他們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多通風,為防控疫情送上一道守護和一份溫暖。
暖心拗九節,深深感恩情
拗九節,它也是一個孝老愛親,表達對長輩敬意和愛意的節日。為進一步弘揚家鄉的傳統文化,發揚孝順的中華傳統美德,在這一天,羅源縣二附小、羅源縣第二實驗幼兒園的孩子們懷著滿腔的愛意向父母、長輩們及抗“疫”一線的逆行者們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讓孝順、感恩的種子在心中生根發芽。
他們有的踏入廚房,用真誠的心為長輩們做力所能及的事,熬一碗拗九粥、給在家的爺爺奶奶端茶送水、捶捶背,讓他們開心喜樂;有的為不在身邊的長輩們打一個暖心的電話送去節日問候,并囑咐他們在家常開窗戶勤通風、出門要時刻戴口罩;有的則通過小視頻、唱歌的方式、為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們”道一聲辛苦并寄予美好的節日祝福,希望她們身體健康,注意防護,早日勝利歸來。
一碗簡單的拗九粥,一句深深的祝福,一個暖暖的舉動,包含著孩子們對親人最深的感恩之心,對防抗“疫”情一線工作者的的感激和崇敬,它更承載著中華優秀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拗九感恩情。
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陰霾終將散去,但拗九溫情的陽光會撒滿社會的每個角落,照亮人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