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縣廣平鎮開展一鎮一孝廉活動 大田縣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2月21日訊(通訊員邱薇合)近年來,大田縣積極倡導中國傳統的孝道理念融入廉政文化建設和廉政教育之中,探索建立以“一鄉一品”“孝廉六凈”“三項機制”為主要內容的“163”孝廉文化品牌創建機制,深度挖掘整合孝廉資源,大力弘揚和發展孝廉文化,實現孝道文化和廉潔文化“同頻共振”發力,營造了風清氣正、和諧向上的新風尚,黨員干部拒腐防變能力不斷增強。
打造孝廉“文化圈”,完善“一鄉一品”。全縣圍繞“一鄉一品”孝廉文化創建思路,采取“點上突破,線上開花,面上普及”的策略,打造孝廉文化教育點18個,科學規劃線路,連點成線,形成了省道公路沿線“孝廉文化帶”,山地自行車賽道路沿線“孝廉文化圈”,以點帶面,推動孝廉文化面上開花,增強孝廉文化傳播力。廣平鎮依托孝廉文化資源打造郭居敬孝廉文化特色小鎮,上京鎮建立“三田”廉政文化廣場,梅山鎮修繕清代官吏吳騰漢故居,均溪鎮在“第二集美學村”舊址建立廉政教育基地。
堅持文旅結合,將孝廉文化與鄉村振興、旅游觀光有機融合起來,采取寓教于游的形式,讓市民和游客在玩樂之時受到孝道理念和廉潔意識的熏陶。其中,廣平鎮積極打造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修建銀杏廉政文化公園、五龍山3A級景區,屏山鄉融合孝廉文化因子,規劃建設霧海人家4A級景區,上京鎮將“三田”文化與自然景觀、觀光農業結合起來,吸引游客前往參觀。
堅持文創結合、文化創新,以孝廉資源為基礎,以“文”化廉,化風成俗。參與編修三明百名孝廉人物譜,選送吳騰漢、林宜春等8位典型孝廉人物,拍攝《孝道故里》孝廉文化專題片,舉辦郭居敬孝廉文化書法展,征集家譜40余本、優秀家規80余條匯編成冊,邀請著名畫家、資深郵票設計師蒙復旦、盧延光、曹國偉聯袂創作《中華孝道(二)》特種郵票,出版《廣平風物》《孝滿巖城》《月朗風清——吳騰漢》等孝廉文化書籍,由草根樂隊創作的《大孝無言》歌曲,在民眾中廣為傳唱;將孝廉文化融入當地高甲戲、豐場戲、漢劇等地方戲曲,編寫《孝道傳人》《田琯傳奇》等戲曲劇本并進行排練演出。借助“互聯網+”,發揮傳統與新興媒體優勢,在“大田TV”“梅嶺人家”“孝道故里”等微信公眾平臺,推介刊播有關孝廉的書畫、戲曲、動漫、文學等作品讓孝廉文化接地氣,最大限度發揮教化功能。
制定教育“路線圖”,實施“孝廉六凈”。孝廉文化教育是凈化整個社會風氣的催化劑。大田縣創新孝廉文化教育載體,分層分類施教,實現對機關、校園、村居、家庭、企業、社會“六個凈化”目標。
“以孝促廉、以廉治政”,推動以孝廉凈機關。將對父母的“小孝”延伸至對國家和人民的“大孝”,讓黨員干部牢記權力之所賦、衣食之所托、宗旨之所歸,把清正廉潔作為對黨、國家和人民盡忠誠的核心要素。通過開展“一壇一課一書一廊一日”孝廉文化活動,教育廣大黨員干部保持清廉、為民、務實的政治本色,凈化機關風氣培育孝廉正氣。2019年以來,共開展孝廉主題黨日活動63場次。
“以孝施教,崇德尚廉”,推動以孝廉凈校園。立足于抓早抓小,加強對孩子的孝廉文化教育,重點以校園環境、校訓校風、課堂教育、孝廉活動為抓手,通過教學課程、社會實踐、主題講座、親子閱讀、經典誦讀等形式,將孝廉文化有機融入,打造校園優美環境,形成校園人文精神,舉辦評選“十佳小孝星”、《二十四孝》書法比賽、孝廉征文、孝廉歌詠比賽等活動,營造濃厚校園孝廉文化氛圍。同時對全縣中小學校長、政教處主任開展3期孝廉文化教育培訓,100余人次接受教育。
“移風易俗,孝廉傳家”,推動以孝廉凈村居。該縣以契合新時代新精神的孝廉文化,凈化農村陳規舊俗陋習、積極倡樹社會新風、傳承道德禮儀、播撒鄉村正能量。將孝廉文化新要求寫入村規民約,充分發揮引導和育人功能,促使村民在潛移默化中革除陳規陋習,培育社會新風。著力發揮祠堂的熏陶育人、教育引導、文化服務等功能,用身邊人講身邊事,打造弘揚傳統文化陣地和主題宣傳教育陣地,詳細掌握祠堂廟會、祭祖活動,適時派出文藝演出隊、理論宣講團、宣傳輕騎兵等隊伍,利用當地方言,通過文藝演出等群眾喜聞樂見形式開展主題宣傳教育。2019年以來,全縣各村祠堂共開展各類宣傳600多場次、文藝演出100多場,發放各類宣傳材料10萬多張(冊),受益群眾達10多萬人次。
“孝老愛親,崇廉重孝”,推動以孝廉凈家庭。在家庭中營造孝廉家風,實現家庭共同助廉、全民共建和諧幸福家庭的目標。會同縣婦聯開展“孝老愛親 廉潔家庭”等系列活動,通過簽訂家庭助廉承諾書、贈送孝廉春聯、“廉內助”講座等活動,倡導黨員干部家屬要堅持原則,慎待親情,管好子女,增強當好家庭助廉“守門員”意識,當好“抓早抓小”家庭“紀委書記”。開展傳承孝道文明家庭和“孝老愛親”道德模范評比,樹立標桿示范,營造孝老愛親的良好家庭和社會氛圍。
“小孝治家,中孝治企”,推動以孝廉凈企業。將孝廉文化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從孝入手培育企業服務文化、感恩文化,打造“誠信經營、愛崗敬業、以客戶為中心”企業發展理念。同時,通過孝廉文化建設,引導企業自覺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經營,不斷提升企業形象,促進經濟發展。前不久,廣東大田商會舉辦《心懷感恩 孝敬父母》主題系列活動,企業家們誦孝經、行孝道,體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深意,做到“以客戶為中心”,感恩孝行,誠信經營。
“典型示范,宣傳造勢”,推動以孝廉凈社會。積極宣傳造“勢”,在城區建立孝道文化廣場、孝廉文化河濱走廊,打造孝廉文化墻,在街道兩旁、社區小街巷、建設工地圍擋等建筑物經常性刊播與孝廉文化公益廣告,讓市民在“舒心”中怡情,在“賞景”中增德。樹立模范標桿,注重培育典型示范,舉辦“孝老愛親”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每次推舉10位“孝老愛親”道德模范代表,在各個行業樹立踐行孝廉的楷模和學習的榜樣,引導社會形成踐行孝廉道德風尚。踐行孝廉行動,成立“居敬”孝老愛親志愿服務站,組成志愿服務隊,為60周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費健康體檢、理發,補鞋,配鑰匙、家電維修、代購物品、政策咨詢等便民服務。建立居敬澤惠養老服務中心,實行全地域覆蓋,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網格化、多元化、標準化,以孝引航,愛傳萬家,形成崇尚孝德孝行、尊老愛老的良好風尚。
引領示范“新風尚”,健全“三項機制”。 把孝廉作為干部考核晉升的硬“杠桿”,作為“官德”考核范圍。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開展“德”情反向測評,將孝廉德行納入測評,測評結果作為擬提拔干部的參考依據。每年聘用一批干部德情觀察員。
健全干部孝廉考察機制。通過每月一反饋、每季一座談、半年一走訪、一年一通報的方式,收集、匯總干部特別是“一把手”、關鍵崗位干部8小時以外生活圈、社交圈的德行情況,建立干部德情臺賬,動態管理。對德情綜合考核結果差、道德敗壞、群眾意見大的干部實行“一票否決”,對于已經在領導崗位上的,政治素質和德情考核不過關的干部,視情給予調整崗位。對傾向性、普遍性問題分類提出不同的監督教育整改措施,并將考核情況及時向所在單位和干部本人反饋,對考核結果較差的,進行誡勉談話,營造重德、養德的濃厚氛圍。
建立孝廉教育推動機制。將孝廉文化教育作為黨員干部開展廉政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考評范圍,要求各級黨委(黨組)必須每年必須召開一次廉政教育專題課。開展“一把手上廉政黨課”活動,各級黨委(黨組)負責人要緊扣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決策新部署,每年度至少要上一次廉政警示教育專題課,推動廉政黨課層層講、廉政教育全覆蓋。各級紀委對開展孝廉教育情況進行監督。建立課堂講廉、視頻觀廉、會議警廉、任前考廉、以案釋廉、庭審促廉“六廉”警示教育機制,將孝廉文化貫穿全過程,經常性、全方位、多渠道開展廉政教育,不斷增強廣大黨員干部的紀律意識、法紀意識、責任意識,促使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增強廉潔從政意識和拒腐防變的自覺,構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機制。
搭建孝廉文化創建機制。將孝廉文化教育納入文明單位動態考評管理,對因孝廉德行差受到黨內嚴重警告、因違紀違法受到治安拘留行政處罰、被列入失信人員名單等行為,給予懲戒,不給相關人員發放文明獎金,倒逼機關單位推動孝廉文化創建。建立“1+N”孝廉文化創建格局,實現共建共享。(大田縣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