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2月12日召開會議,聽取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匯報,分析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研究加強疫情防控工作。會議指出,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要以實行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為抓手,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新華社北京2月12日電)
當下,疫情蔓延依然不斷,如何按照上級要求,按照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原則,以縣域為單元,確定不同縣域風險等級,分區分級制定差異化防控策略。不僅是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實事求是做好防控工作,更是每個公民應該深化認識的問題,這樣,不僅能對偏頗和極端做法要及時糾正,盡可能減少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
抗擊疫情蔓延要消除盲目樂觀。看到有的地方開設復工了,有的人也就開始盲目樂觀了,走親訪友的心又開始活動起來了。殊不知,在非常時期,對普通人來說,“宅”在家中也是一種責任,保護好自己就等同于保護好他人。也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做好疫情的防控蔓延,我們更要以最大的定力,按捺住呼朋喚友的心情,繼續宅在家里,即使要上班,也要戴好口罩、做好防護,保持高壓態勢,這樣,才能實事求是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抗擊疫情蔓延細節也不能馬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軍隊和地方很多醫務工作者馳援武漢。地方上的干部群眾也在兢兢業業,無私奉獻,放棄休息,加緊生產,很多工人在春節期間加班加點生產口罩、防護服、消毒液、酒精等醫療物資。但是,我們在防控疫情蔓延上更要注意細節,比如出入家門,及時消毒;宣傳防控疫情知識,我們可以拿去手機人人都做參與者;這些細節做好了,也是齊心協力,為打贏這場硬仗在貢獻力量。
抗擊疫情蔓延同樣需要強大心理素質。看到手機里每日疫情動態報道,不斷新增的確診數字、死亡數字,讓人感到異常恐慌,難免會出現負面或消極情緒。疫情面前,我們該如何消除恐懼和恐慌?戰勝疫情,要時刻保持居安思危,不斷增強憂患意識。不僅僅要強身健體,以增強身體機能的抵抗力,而且要強大內心,增強心理上對疫情的忍耐力。從權威網站進行答疑解惑或進行真偽判斷,做到不輕信謠言、不消極懈怠,坦然接受事實。要保證身心健康,增強心理免疫力,遇到問題,相互分析、相互開導、相互發泄,會讓自己消除恐懼、豁然開朗。
總之,要有效抗擊疫情蔓延必須形成強大的合力。疫情一天不結束,每個人都不是旁觀者,都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用辯證的思維看待整個過程,既要冷靜分析自己所處的環境,嚴格按照防控要求做,盡力做好各項安全隔離措施,又要自信和強大自己的內心,配合上政府要求的各項工作,不給城市添堵添亂,共同打贏這場疫情殲滅戰!(福州文明辦雷沛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