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的最佳拍檔——羅源縣霍口鄉謝晨東與黃曉彬夫婦 羅源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2月19日訊 新型冠狀病毒的“突然來襲”,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在羅源縣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前線,有這么一群人,他們是政法干警、醫護人員、或基層工作者等,他們也是至親至愛,更是抗“疫”場上的好拍檔,他們偉岸卻又平凡,既是“大家”的抗疫“戰士”,也是“小家”的思念情愫。他們讓夫妻變成“戰”友,他們用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共同守護著家鄉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與健康。
如火又如詩的同心圓
歐俊根,一名人民法庭庭長,一名白衣天使背后的暖心丈夫,一對幼子的偉岸父親。1月25日,羅源法院啟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緊急預案,作為法庭庭長,歐俊根不假思索,披上外套,戴上口罩,把兒女寄托給了父母,獨自驅車,沿著蜿蜒的山路,趕赴28公里外的飛竹法庭。飛竹與城關,隔著層層山巒。山的這頭,為了宣傳疫情防控的重要性、科學性,歐俊根坐鎮法庭,和法庭干警懸掛宣傳橫幅,亮起法庭門前的LED顯示屏。
山的那頭,歐俊根的妻子在羅源縣醫院沉靜工作,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種種措施,她在與時間比賽,與病毒角力。一邊是黨組織的號召,一邊是小家庭的牽掛。歐俊根理解妻子的辛苦,此刻,醫護人員是生命守護者,為了讓妻子無后顧之憂,他扛起了守護家庭之責,協助年邁的父母清潔家庭衛生,照顧子女起居。為了讓其他干警安心過好春節,他承擔黨員干部之責。“很難得的一位好領導,為了讓大家回家團圓,除夕夜前夕就是他自己一個人留守值班。為了控制疫情,在輪崗制度面前,他堅持自己優先在崗值班。”飛竹法庭的干警對歐俊根的評價充滿溫情。
俗話道“男主外,女主內”,在這個法官與醫護人員的家庭中,妻子主起了“外”,在抗疫的“戰場”逆戰前行,丈夫主起了家庭的“內”,又扛起了組織的“外”,像一枚同心圓,兩股力量,和諧而雋永,將“溫情”與“責任”續寫得如火又如詩。
攻守有序的“矛盾組合”
“媽媽,爸爸呢?”稚嫩的童音打破了空氣的寧靜,“爸爸在單位上班哦。”危倩撫摸著小女孩的臉頰如是說。危倩,羅源法院的一名法官助理,丈夫是公安局的一名民警,因為疫情爆發,丈夫大年三十就堅守在執勤崗位上。“作為警嫂,我已經習慣了節假日先生的團圓缺席,于是家里主動將年夜飯提前到了農歷二十九,誰曾想疫情來的如此讓人措手不及,迎來了無限期、循環的上班、值班,思念與牽掛,暖暖細致。”這是2月1日危倩的朋友圈狀態,短短的文字,敘出長長的思念。
危倩在家,照顧1周歲多的女兒,料理家務,但并未忘記肩上的任務,作為人民法院的審判輔助人員,她要聯系案件當事人,妥善告知并解釋延期開庭事宜。危倩是來自閩北大山的女子,沉穩而內斂。在疫情面前,她收起女子的似水溫婉,披上“精神鎧甲”,為丈夫守護好家庭方陣,更兢兢業業地履行著審判輔助人員的使命,接受黨組織的號召,做好隨時奔赴疫情防控現場的準備,不讓公平和正義在疫情面前折了腰。
在這個家庭中,公安丈夫帶著妻女的思念英勇的“攻”,法助妻子帶著愛與使命沉穩執著的“守”。像一對“矛”“盾”組合,齊心協力,科學組合,退能安家,進能克敵,朝著疫情戰火英勇“攻守”奮戰。
心心相牽的樸實伉儷
最平凡的崗位、最樸實的工作,也可以綻放璀璨之光。鄭立嵩,一名執行干警,“雷霆2020”行動開展以來,他經常披星戴月地辦理執行案件,勤勉盡責地督促被執行人履行債務。
鄭立嵩的妻子是一名社區工作者,賢惠而睿智,對外,她親和地做好瑣碎的基層工作;對內,她甘當丈夫夜間執行歸來的一杯暖茶,溫暖支持著丈夫的法治理想。然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形勢洶洶,迅猛“襲擊”,于是,社區工作者們開始赤手空拳前往抗“疫”前線戰斗。
鄭立嵩的妻子接到指令后,自除夕夜至今,全天候待命,早出晚歸,一次次撥通社區居民的電話,一遍遍核對表格中的名單,一輪輪走訪排查湖北返鄉人員,一張張粘貼公告和發放宣傳單。單薄的肩膀,在疫情面前卻無畏地散發力量,平凡的工作,她只為守護一方安平。
社區工作者的辛苦和不易,鄭立嵩都看在眼里,他也明白妻子的付出和努力,于是他轉變為一名后方支援者,做飯、清潔環境……他只希望在妻子踏入家門的時候,一頓飄香溫暖的飯菜能驅散疲憊和不安,化作一種無形而堅定的力量支持所有一線社區工作者!另一方面,作為執行干警,原本滿滿的執行工作清單因為疫情襲擊而暫時停止,鄭立嵩既要整理執行案件信息上報領導備案,又要對執行期間屆滿的案件依法扣除執行期限,還要做好每一個執行申請人的溝通與解釋工作。
對內,他是一名支持妻子無私工作的暖心丈夫,對外,他是一位“守家”不忘執行工作的正義執行員。鄭立嵩的妻子常說:生活需要溫柔,更需要儀式感。對于鄭立嵩而言,他們夫妻的儀式感是心與心的相牽,是疫情當前,彼此堅守崗位卻不忘相互扶持的守望。
他們的崗位樸實,攜手書寫了基層工作者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用奉獻與理解給了彼此最深刻的“生活儀式感”。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
生活、工作的最佳拍檔
職責在身,擔當在心。謝晨東同志作為霍口畬族鄉黨政辦公室重要的一份子,日常安排會議、安排公車、撰寫文件等刺促不休。自1月25日(大年初一)接到鄉黨委、政府防抗工作任務后,他立即就位,召集鄉青年干部組成摸排監測小組,借鄉旅游辦設立摸排小組辦公。在單位連續奮戰24天,一刻不敢松懈,一天不曾到家,截至2月16日,協助各包村干部,摸排全鄉6094戶,20271人。全面了解湖北(武漢)返鄉人員163人,實施“一人一檔”精準管理。
同時,作為山壟灣村的包村干部,為進一步加強群眾自我防范意識,他組織全村36名黨員,組成黨員先鋒隊,挨家挨戶發放宣傳單650余份、張貼公告85份、懸掛橫幅23條、出動簡易宣傳車30次,結合全天不間斷播放“村村通”防抗宣傳等,切實提高群眾防抗意識。
“孤寡老人,不能忘記。”身為一名黨的干部,他始終走在前頭,積極踐行先鋒模范精神,同鄉組織委員、鄉殘聯干事一起深入鄉敬老院看望老人,測量體溫,囑咐老人注意疫情預防。
工作細致認真是大家對她的評價。“曉彬來了沒有?”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又是哪位村主干在找她出賬了。黃曉彬同志是鄉經管站的一名會計,負責全鄉8個村的村財出納工作。在這次抗疫戰斗中,作為鄉志愿者,她聽從組織安排,與其他志愿者一起守護畬鄉大門,在設卡點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她如平日里埋頭的身影--仔細不漏地登記著車輛信息,與同事輪流檢測體溫時,堅決執行“三看一問”,堅持不漏“一車一人”。
他們是夫妻,也是工作最佳拍檔。平日,在晨東實在忙不過來時,妻子曉彬會主動幫他分擔一部分任務,例如電話聯系摸排對象、完善摸排信息錄入等。
而在最早的24時設卡工作中,曉彬曾被安排于凌晨夜班時段值守。產后返崗的她沒有將自己視為被特殊照顧的對象,舍小義取大義,服從組織安排。每每到夜晚時間,晨東就會第一時間趕去設卡點替曉彬站崗。
他們用“愛”在戰“疫”,用“情”守護畬鄉千萬個家庭的安全,期待著這場疫情早日結束。
羅源還有很多這樣的家庭,他們的家屬都在最平凡的崗位上奮戰,他們舍小家、顧大家,他們從未停止抗擊疫情的腳步,他們都是這場戰“疫”的同心圓,演繹著一次次“最美逆行”,詮釋著最美家庭的幸福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