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志愿者進行體溫測量 城廂區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2月17日訊 (通訊員 吳碧娟 張曼雪)2月10日下午,在城廂區龍橋街道興安社區一小區封閉管理值勤點上,多了一名新成員,他就是來自荔城區自然資源局的黨員干部吳致成,也是首批到城廂區街道社區報到并主動上崗的在職黨員志愿者之一。
龍橋街道黨工委書記張洪濱激動地說:“轄區內設有37個開放式小區出入口,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先后有200多名市直機關、區直機關黨員干部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可謂雪中送碳。這幾天又有居住或工作在我們轄區的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要求社區給他們安排崗位,特別是轄區的哲理中學,第一批已有20名黨員教師來協助我們,可謂錦上添花,讓我們在感動的時候,也感受到平時抓城市黨建‘大工委’是成功的。”
據悉,在全市“一盤棋”的統領下,城廂區委將基層黨建的觸角延伸到疫情防控的最末端,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加強鞏固基層一線防控的力量:成立前線指揮部臨時黨支部17個、小區臨時黨支部76個,組建黨員先鋒隊、突擊隊、服務隊100支,參與黨員人數3938人;組建黨員志愿者隊伍180支參與黨員人數2967人;除衛生、公安等在疫情防控中承擔重要任務的黨員外,全區已有1500多名在職黨員到所居住的社區、小區或單位所在地社區報到。
在區直機關,通過黨員個人自薦、組織推薦的方式,組建了119名的黨員先鋒隊,駐扎在常太鎮金川村、靈川鎮太湖村重點一線和9個隔離點,為隔離的群眾提供服務;473名黨員黨員志愿者到3個街道的72個開放式小區的值勤點上,與街道、社區干部輪流值班,承擔起出入登記、勸導排查、測量體溫等任務。
在街道社區,整合141個開放式小區的出入口,設立76個封閉式管理執行點,并在每個執行點、物業中心專門設立“在職黨員報到處”,目前已經接收300多名來自市直機關、其他縣區機關和學校、國有企業在職黨員,其中26人已經上崗,協助開展“紅色代辦”服務,主動對接小區居民需求,為行動不便、居家觀察等特殊群眾提供幫助。
在農村,以村級黨組織為單位,根據黨員的年紀、閱歷和特長,分別組建黨員突擊隊、黨員先鋒隊、黨員服務隊和黨員志愿者,設立不同衛生知識宣傳崗、科學戰“疫”執行崗等崗位,在做好自身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潛伏”在家族微信群、家庭朋友圈中,游說存在僥幸心理的長輩親戚,讓他們取消辦壽席、元宵宴等集聚活動,把“鬧春”的習俗無限期延長下來。
在華林工業園區,針對企業外來員工返崗、人員流動性大等特點,華亭鎮黨委聯合華林工業園區,整合園區內6個行政村的“兩委”干部,以福廈路為分割線,將園區內的6個村劃分為2個封閉式的大型小區進行健康管理,僅保留5個出入口通行;安排150多名黨員志愿者輪班,24個小時不間斷嚴格把關進入園區的人員,一旦發現外來務工人員,及時與企業、村民核實,并要求房東、企業監督外來務工人員做好居家隔離、生活服務等工作,構建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的格局,在確保企業正常復工的同時,堅決阻斷疫情進入通道。(城廂區委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