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海藍天救援志愿者參與防疫消殺工作 龍海市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2月17日訊 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龍海市廣大志愿者積極響應號召,在當地防控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在專業部門的統一調度下,在做好自身科學防護的同時,依法、科學、有序、專業地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展現龍海文明的精神力量。
巾幗志愿者:不輸男兒志
在龍海市浮宮鎮疫情防控一線,有這樣一群英姿颯爽的”女兵“,她們最大的54歲,最小的24歲,是名副其實的最美”巾幗衛士“。
“巾幗不讓須眉”。由龍海市鎮婦聯組織的巾幗志愿者持續發力,積極行動,尤其是在農村薄弱環節,參與重點區域人員排查管控、民宿、農村民俗活動和廟宇關停等、進村入戶宣傳防疫。
執勤之余,她們還充當宣傳員,拎著“硬核”小廣播,走街串巷,巡回開講,用“接地氣”的話語傳播疫情防控知識,動員左鄰右舍積極參與聯防聯控工作,守住家庭防線,用小家努力為大家做貢獻。同時,巾幗們還不忘為獨居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送上關懷,手把手教獨居老人正確佩戴口罩,教留守兒童正確洗手,為他們測量體溫、普及健康知識,用細心和真心為家庭除去恐慌,用潤物細無聲的愛心帶領群眾對抗疫情,為疫情防控貢獻巾幗力量。
青年志愿者:席卷“疫線”的青春風暴
“書記您好,我是新華社區返鄉大學生黃楠鴻,我想參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當聽到這樣的請辭,很是感動,一時間所有的疲憊一掃而光。”龍海市石碼鎮團委書記葉棟杰說道。隨后,他馬上安排黃楠鴻開展志愿服務,叮囑做好自我保護。
這個春天,當年SARS期間在長輩們保護下成長起來的90后、00后,很多都像黃楠鴻一樣,主動站了出來,默默為這個寒春注入一股股暖流。在龍海團市委的有序有力組織下,全市設置青年志愿服務崗39個,成立抗疫青年突擊隊16支200余人,投身于醫護一線、疫情監測、排查預警、扶危濟困等基礎性工作,尤其在協助當地黨委政府做好探親返鄉人員、疫情高發區流入(滯留)人員的篩查摸底、情緒穩定、困難幫扶和密切接觸者隔離觀察等一線防疫“戰場”,隨處可見這些青春的身影,展現青年生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為,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黨員志愿者:讓黨旗在“疫”線高高飄揚
“年輕同志都戰斗在疫情防控一線,我作為一名老同志更不能拖大家的后腿!”正在為進場人員量體溫的陳玉琳仍舊干勁滿滿。
將于今年3月退休的陳玉琳,是龍海雙第社會勞動保障事務所的一名黨員干部。老黨員陳玉琳同志只是龍海廣大奮戰在一線的黨員的縮影。他們是“最美逆行者”,他們更是龍海市勇挑重擔、直面“疫情”的黨員代表。“讓我上吧”,國有需時,3575名黨員在不到一天時間內,勇敢地站了出來,成功組建了288支防疫黨員突擊隊。他們有的是機關鄉鎮干部、公安交巡警、醫護人員、村居兩委等,也在此刻,于無聲息戰場上,成了“最美逆行者”,他們在主要路口設置疫情防抗宣傳點,進村入戶做滾動式排查,不漏一戶、一人,越是艱險越向前,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一線中高高飄揚。
退役軍人志愿者:再上戰“疫”一線
疫情來勢洶洶,但擋不住人間真情,龍海的退役軍人用行動證明,這場戰役每一位人都不是“旁觀者”。
“在當前疫情防控嚴峻形式下,為他人就是為自己,這是積德行善。”這是退役軍人、高坑村黨支部書記高良河,在入社區作不理解工作群眾的勸說。疫情防控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高良河10多天來一直沒有好好睡過一覺,年前為打通一條斷頭路還在做群眾工作,大年三十,就迅速投入到防控疫情的戰斗中,帶領村兩委對上級的部署不折不扣執行,第一時間入戶排查登記,設置檢查點,還自掏腰包購買口罩分發各個生產小隊。
“誠然許多退伍老兵已不再年輕帥氣,但我們身上依然保留著軍人沖鋒在前的擔當精神,軍人的剛毅就是銅墻鐵壁。”退役軍人浮宮鎮海山村黨支部書記兼主任許章元說,自抗擊疫情打響以來,海山村第一時間組成退役軍人先鋒隊,全程參與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村卡口執勤等工作。
2月1日,在榜山鎮分管退役軍人工作的人武部長袁永前發出倡議后,各個村的退役軍人積極響應自愿加入疫情防控中,當日便組建了20支退役軍人防控疫情先鋒隊,人數共107人,大大的緩解了一線防控人手不足的問題。
全市有95支退役軍人防控疫情先鋒隊、561名退役軍人奮戰在疫情防抗一線,他們用無私無畏精神詮釋著新時代退役軍人的優良傳統。面對病毒,面對未知的危險,一名名退役軍人挺身而出,一個個戰斗堡壘巍然矗立,一面面旗幟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以各種方式支援一線,以源源不斷的暖心之舉,為抗擊疫情作出一份貢獻。
(龍海市委文明辦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