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為過往村民發放“防抗疫情 移風易俗”倡議書 三元區委文明辦 供圖
文明風2月16日訊 (通訊員 王偉來)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三明市三元區堅持以移風易俗為抓手,通過開展抗“疫”宣傳,號召“不出門、不聚會、不辦客”,簡辦紅白喜事等有效舉措,最大限度阻斷病毒傳播路徑,助力全區疫情防控的阻擊戰。
一是迅速部署,層層落實。在2月3日,自市文明辦下發通知報送疫情期間移風易俗開展情況,我區立即部署深化移風易俗工作,嚴格要求各鄉鎮街道,轄區各級各類文明單位動員身邊干部群眾暫停操辦喜慶事宜、白事辦理從快從簡、黨員干部示范帶頭、加強部門聯防聯控。各鄉鎮、街道將勸阻、巡查、監管作為重要任務,安排專門力量進行督辦。各村、社區主干親自負責,組織志愿者上門入戶,加強勸導排查,建立臺賬,實行掛號銷號,確保不漏一戶、不聚一處。莘口鎮、巖前鎮、中村鄉、白沙街道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優勢,組織移風易俗志愿者、紅白理事會成員走村入戶,開展巡查和宣講。
二是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各鄉鎮街道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和要求,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形成高壓態勢,營造濃厚氛圍。全面實行雙線宣傳:線上通過三元新聞網、電臺、三元區政府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廣泛宣傳;線下通過宣傳車、宣傳單、宣傳橫幅、“村村響”等形式,強化群眾思想認知,自覺參與移風易俗。各鄉鎮街道出動宣傳車150多輛,印發《致廣大市民群眾的一封信》12萬份,實現宣傳全覆蓋;巖前鎮、莘口鎮、中村鄉“村村響”大喇叭的循環播報作用,將防控期間操辦紅白喜事倡議書傳播到千家萬戶;發放各類疫情防控宣傳資料5.4萬份,懸掛禁止宴請橫幅標語360多條;全區共有79個村居,共設置卡點約260個,1600多名志愿者每天進村居入戶巡查和宣講,號召“不出門、不聚會、不辦客”,對外來走親訪友、邀請聚會的人員進行勸返。如莘口鎮、巖前鎮10多位老黨員志愿者自發組成“土話”移風易俗宣傳隊,每天進村入戶宣傳防控政策。
三是積極引導,弘揚新風。各鄉鎮街道積極抓好摸底排查工作,組織黨員干部、紅白理事會成員及志愿者開展入戶調查,耐心細致宣講形勢和政策,向居民群眾倡導移風易俗新理念。如1月22日,富興堡街道富文社區副主任王琦剛剛脫下婚紗,已休婚假去旅游蜜月,她得知疫情后,立即取消婚假從老家返回到工作崗位,參與防控疫情戰斗;在全區濃厚的疫情防控宣傳氛圍下,不少群眾自覺自愿參與到移風易俗工作中。如中村鄉松陽村莊媛原定于2月5日舉辦婚禮,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夫妻倆也主動將婚期延期;莘口鎮莘口村村民鄧承株于2月1日去世,老人生前立下遺囑,不設靈堂、不開追悼會、立即火化,子女謹遵老人遺囑,舉辦簡單的儀式;沙陽村民聶曉文華于2月5日舉辦婚禮,早早就發了喜帖,計劃宴請30多桌,后來也主動取消婚禮;2月14日,荊西村95歲的鄧瑞娥老人去世,家屬們一切從簡,不辦喪事,謝絕親友上門祭奠。
四是黨員引領,率先垂范。全區廣大黨員干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在疫情防控期間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頭不操辦、緩辦婚喪喜慶事宜,加強對親屬、朋友和周圍群眾的教育引導,及時勸阻違規操辦行為,積極做好群眾思想疏導工作。如巖前鎮“老村干”黨員劉兩明女兒原定1月26日結婚辦酒,為配合防疫工作,主動將定好的婚期取消;荊西村老黨員官家新的孫子滿月,原定舉辦滿月酒,主動取消滿月酒席;巖前村黨員馮愛萍她老公于1月23日去世,經過一家人的商量決定,她主動不辦喪宴,不收禮金,喪事從簡;中村村黨員陳琰原定于2月6日舉辦婚禮,春節前給親朋好友發了請帖,也主動將婚禮延期,起到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疫情期間,全區移風易俗工作深入推進,據不完全統計,共累計取消或延期婚事85起,從快從簡辦理喪事43起,制止、勸導或主動放棄不辦其他喜慶事項186起,為全區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貢獻。(三明市三元區委文明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