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特別強調“進一步培養居民健康生活習慣”。這也說明,每個人都是疫情防控的主體。(2月11日人民日報)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全國人民可謂眾志成城,共同戰疫。無論是在湖北,還是在其他各省,可謂全民皆兵。可愛的白衣戰士沖鋒在前,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保障單位加班加點馬不停蹄,涌向湖北的愛心如潮水……大家都在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非常時期,雖然疫情阻隔了大多數人的腳步,卻也讓更多人學會了思考,尤其對落實“進一步培養居民健康生活習慣”,定然受益匪淺。
進一步養成健康生活的習慣,要從細節入手。要有效擊潰“新冠病毒”,養成健康生活習慣不可少。尤其是健康生活不能少了細節。比如有的人大大咧咧,喜歡往人堆里轉,而且出門不喜歡戴口罩。要養成健康生活好習慣,每個人應從我做起,注重個人衛生,注重個人文明,要主動參照疫情防控的相關事項,不折不扣。在細節上也不馬虎,早睡早起,哪怕是普通的感冒,也要注意佩戴口罩,吐痰等都用紙包好,投放垃圾箱,等等,這樣才能讓健康生活好習慣落小落細。
進一步培養居民健康生活習慣,要從公德入手。康德說過,道德是我們頭頂最明麗的星空。養成健康生活好習慣,離不開遵守公德。比如這次疫情阻擊,有的地方對社區等地方進行了封閉管理,進出社區要有相應的憑證。大家都要自覺遵守,不僅不能違規,更要與疫情有接觸的人,主動上報,不能肆意妄為。另外,一個有健康生活習慣的人,公德一定也會放在第一位的。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行為不僅關系到個人的形象,也關系到公眾的安危,能自覺垃圾分類,疫情嚴重的時候主動宅在家里,合理進行健康鍛煉,文明上網,不為社會添亂,處處為他人著想,這樣,健康生活好習慣才會有大家的共同努力而成為風尚。
進一步培養居民健康生活習慣,要學會說“不”。在我們身邊,大多數人能獨善其身,但是,在獨善其身的時候,卻不善于對周圍不良習慣“拍磚”。比如,非常時期,疫情防控屬于關鍵時期,對于社區有些人員還在聚餐、打牌等現象漠然視之,對于白衣戰士和其他防控人員的辛苦視而不見,這些同樣不是健康生活好習慣。只有在生活中,每人做到能辨別是非,充滿正氣,我們才能更好地心系天下。讓好習慣在我們身邊蔚然成風。
要養成健康生活好習慣,雖然不能一蹴而就,但是有我們的千日之功,有愚公移山精神,才更加利于戰勝疫情,戰勝一切陋習,讓文明中國的形象更加靚麗。(福州文明辦雷沛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