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乘警組織乘客面對面建群的視頻在熱門微博上被刷爆。這段視頻主要講述了乘警吳超遠和列車長一起組織每節車廂的旅客都建一個微信群,誰出了問題馬上可以向大家通報自己的健康狀況。該視頻的瀏覽量高達7500多萬次,評論3400多條。有許多網友評論表示支持:“這個辦法好,如果有人有了癥狀,很快能找到同車廂的人,能夠快速地應對。”(2月8日 人民網)
乘坐火車、汽車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一旦某位旅客被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一列車或一節車廂的旅客都是要被隔離觀察的。但是,因同車旅客沒有任何聯系方式,想在第一時間聯系到幾十乃至數百個陌生人可以說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
為了盡快找出予患者同車旅客,鐵路等交通部門會第一時間將患者同車旅客的信息提供給政府相關部門,各大媒體網站也會第一時間發布“尋找同車乘客”信息,但這樣的查找效率相對較低,難以將疫情信息第一時間傳達給需要“隔離”的旅客,在防疫與時間賽跑的關鍵時期,隔離信息的延遲傳達是非常危險的。
遏制疫情蔓延勢頭,不僅是與病魔較量,也是與時間賽跑。疫情防控必須快點,再快點。在南寧開往福田的G417次列車上,乘警吳超遠與列車長組織車廂的旅客“面對面”建群,把所有的乘車旅客添加到微信群,與所有的乘客保持時刻溝通,這種“先行一步”的預防舉措,能夠快速地應對疫情突發狀況,第一時間將隔離信息傳達給同車廂的旅客。
預防舉措走在突發狀況之前,既可以減輕相關部門的工作負擔,也可以保障廣大群眾的生命安全,實乃一舉兩得之舉。時下,正是疫情防控關鍵期,也是春運返程高峰期。鐵路、公路等交通部門,在做好防疫工作保障旅客出行的基礎上,不妨再安排專人負責建群工作,可以在車廂上張貼二維碼,也可在列車上開啟“面對面建群”功能,引導廣大旅客加入“防疫大家庭”,以備不時之需。
當然,同車旅客建立微信群后,還需制定相應的管理規則。如乘車旅客加入微信群后,需按照“車廂+姓名”的方式實名制;微信群僅供防疫使用,群成員禁止發布一些其他信息;群成員出現身體高溫等癥狀,要及時在群內發布預防信息......筆者以為,唯有管理得當,防疫微信群才能發揮最大的效力。
同車“面對面”建群是個防疫好方法,期待這個“快人一步”的防疫舉措被多多推廣,在春運返程中發揮它的預防作用,為廣大旅客出行“保駕護航”。(泉州文明辦 程令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