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發現,2月1日,一張“人民日報報道截圖”在網上流傳。該截圖顯示:“1月31日,國務院在京召開專門視頻會議,研究并決定暫停武漢紅十字會接收社會捐贈物資并管理發放的工作……”從圖片中看,這篇報道刊發于2020年2月1日人民日報第三版。記者查閱了2月1日《人民日報》第三版的內容,并沒有發現這篇題為《暫免武漢紅十字會救災物資管理》的新聞。請廣大網友和新聞從業者對網絡上的信息仔細辨別,不要輕信謠言。(2月2日人民網)
當前是非常時期,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各種疫情播報、救治措施、資源信息等,媒體每天都在更新,對于第一時間的公開透明信息,讓群眾感受到各級政府在阻擊疫情中做出的努力,感受到我們醫護人員、疫情防控人員竭盡全力在戰“疫”中不懈努力。然而,有些謠言制造者,唯恐天下不亂,硬是喜歡給疫情添亂,炮制一些所謂的“特效藥”、假新聞來擾亂視聽。就如這起新聞中的謠言一樣,如果不是記者及時出來辟謠,不知道有多少人信以為真,阻礙多少人為疫情獻愛心的腳步。
莫讓謠言成為疫情危害的“新病毒”,新聞媒體、各種信息平臺對于要真正履行責任。尤其是一些自媒體平臺,更要嚴格過濾信息,將虛假的信息杜絕在平臺之外。另外我們的讀者,非常時期也要具備非常的辨別能力,對于一些平臺發布的消息,不要拾到籃里都是菜,要用自己的思想,自己對于平時了解的新聞素養進行有效辨別,就如這些假新聞一樣,明顯新聞要素大量缺失,所擬標題沒有主語,文章第一行有明顯的格式錯誤,對于涉及單位也有錯誤的謠言就信以為真,而且還充當了謠言的二傳手,甚至是N傳手。這樣的行為,非但對治理疫情不利,而且還會讓謠言成為阻隔疫情的“新病毒”。
抗擊疫情是一場全民行動,人民群眾是這場斗爭中的主體力量。只有每個公民在疫情面前保持理性,對于謠言多點思辨,不去盲目從眾,這樣,才會在這個萬眾一心的非常時刻,讓那些惡意制作和傳播的不實消息沒有滋生的土壤,對維護社會秩序增強我們的自制力、思辨力。因為輕信謠言,就如近日發布的謠言信息“某某中成藥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報道,一夜之間,該口服液脫銷。這樣的行為,非但于戰“疫”無補,還會造成其他疾病因為缺藥要延誤,讓謠言滿天飛,勢必會成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場戰役的攔路虎。
莫讓謠言成為疫情危害的攔路虎,只有大眾不信謠不傳謠,多點思辨與理想,堅信政府堅信黨,才能讓謠言于疫情一起阻隔消滅,為抗擊疫情正視聽,輸送更多正能量的信息源。(晉安區文明辦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