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的臨近,過年的氣氛也愈發濃厚,照著習俗,過年的時候我們要置辦年貨、貼對聯年畫、吃年夜飯、走親訪友等等,但隨著現在人們物質水平的提高,雖然社會的整體文明程度有所提升,春節的一些習俗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有所進化,但仍會出現例如餐桌浪費等問題。
自從文明餐桌活動推行以來,“文明用餐,節儉是福”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平時生活中,大家也已經把“光盤”作為習慣。都說“豐年留客足雞豚”,尤其是春節這種大節日,聚餐次數驟然增多,有人為了體現自己熱情好客,好面子,講排場,平時已經成為習慣的“光盤行動”到了節假日反而不經意間就被忘掉了。這主要是因為春節期間人們情緒高漲,又逢休假心情放松,精神上突然松弛;同時過年各種聚會繁多,平時見不到的親朋好友相聚,個人生活經歷、平時習慣千差萬別,也容易讓不文明的行為相互影響。當然日子好了,親朋好友難得相聚,享受一下是可以的,但是奢侈浪費卻實屬不該。
“文明餐桌”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行動,要讓其成為我們的生活習慣。尤其在春節期間,不能因為是過年就松懈,比如現在很多人選擇在酒店訂年夜飯,由于菜品都是定量的,所以經常有人只考慮到場面,卻沒考慮到數量,最后總是剩下許多東西,造成食物大量浪費。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文明餐桌”的發起,不僅體現了每一位公民的社會責任和道德素養,也向外展示了一個國家基本的現代文明素養。在全員參與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的今天,我們更加應該倡導文明過年、節儉過年,不鋪張、不浪費,積極參與“文明餐桌”行動,無論何時都記在心里,時刻保持,與親朋好友在外聚餐時吃多少點多少,不剩菜、不剩飯,在團圓、祥和、節儉中追尋真正的年味兒。(長樂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