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文化和旅游部及全國各地文旅部門推出了“文明旅游為中國加分——百城千景在行動”“70文化名人助力文明旅游”“文明旅游短視頻挑戰賽”“文明游客、文明督導員、文明旅游宣傳引導優秀實踐案例征集”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加強文明旅游宣傳引導,普及文明旅游知識,廣泛凝聚社會共識。人人支持、人人參與文明旅游的社會風尚逐步形成,公民文明旅游素質不斷提高。(12月30日《中國文化報》)
不難看到,伴隨元旦春節的到來,旅游又將火氣來。這是大眾旅游時代的特性,游客文明素質正在發生質的變化,游客的文明素養已經逐步得到改善,從一些境外旅游的反饋來看,中國游客得到世界歡迎就是最好說明。然而,這些成績的取得,和各個部門對于文明旅游的宣傳引導存在密切的關聯,是上至國家、下至地方在文明旅游上的因勢利導、通過各種活動加以規范游客的行為,才讓文明旅游不斷為文明中國加分。
提升游客的文明素質需要主題引領。文明旅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正是有了類似于“70文化名人助力文明旅游”“文明旅游短視頻挑戰賽”“文明游客、文明督導員、文明旅游宣傳引導優秀實踐案例征集”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才讓大眾對于文明旅游的認識得到升華,明白,游客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一個地區乃至整個國家的形象,文明旅游不容小覷。
提升游客文明素養,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真正提升廣大游客的文明素養,只有多契合游客的整體情況,開展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導活動,幫助廣大游客深刻認識到文明旅游的重要性,認識到個人的文明禮儀對國家和他整個團隊所造成的影響。這樣才能督促每一個游客,將文明當成自己必備的行囊,在整個旅游行程當中,努力可只自己,時時處處以大局為重,牢記自己做一個文明游客的宗旨,自己的行動為文明中國加分。
提高游客的文明素質,樹立中國游客的良好形象,不僅關系到自己的形象,更關系到國家的形象,需要社會各方面一起努力,共同營造文明旅游的良好風尚。在旅游當中,我們要勇于對有損國格、違背公德的出境游不文明行為說“不”,用公眾監督的力量推動文明旅游風尚的形成。在所有的旅游行程中,每位市民都應遵守法律,恪守公德,講究禮儀,愛護環境,尊重旅游目的地文化習俗,做到文明禮讓、文明用語、文明娛樂、文明就餐、文明購物,這樣才能以文明言行舉止為自己加分,為中國添彩。
做一個文明的中國人是每個游客的責任與義務,只有在這方面明確責任,一起行動,那么,讓文明中國有我們的努力而更加受人尊敬和歡迎!(晉安區文明辦 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