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2月26日訊(通訊員陳水華)為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真正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全縣人民群眾心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清流縣多措并舉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為宜居宜業幸福新清流建設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動力、豐潤道德滋養和良好文化條件。
一是分級組建機構。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及時研究部署,年初印發了《清流縣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在學習考察全國試點上杭縣的經驗做法后,統一設計了logo和服務宗旨,成立了以縣委副書記余志偉為組長的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指導組,確定在林畬鎮及石下村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試點工作,成立了以林畬鎮黨委書記為組長的試點工作建設組,制定了《林畬鎮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和《林畬鎮石下村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架構和載體、內容和活動、推進步驟以及工作保障等內容。
二是建設活動陣地。動員各部門、各單位因地制宜,整合資源,充分利用黨校、黨員活動室、道德講堂、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鄉村少年宮等現有場所,開展好“課堂宣講”,充分利用遠程教育、報紙刊物、廣播電視、門戶網站、微信、微博等媒體傳播平臺,開展好“流動宣講”。林畬鎮及石下村第一時間組建了一支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文明實踐試點工作隊,及時推進站(所)建設、組織開展活動、建立規章制度,加強宣傳推廣,并指定專人負責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以及每次實踐活動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三是充實志愿隊伍。廣泛動員理論宣講人員、專業技術人員、行業領域人才、先進模范人物、文化文藝工作者、傳統工藝傳承人、鄉村“五老”人員、新鄉賢等加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鎮村分別組建了理論宣講、紅色基因、鄉風文明、生態文明、扶貧助困、科技興業志愿服務6支隊伍計79人,設立服務點12個,積極開展“傳播思想、實踐文明、守正創新、助力發展”系列活動,探索建立“菜單式”服務模式,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聚力作用、輻射作用,形成長效化、常態化的工作機制。(清流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