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啟動創建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建設以來,安溪縣按照試點先行、以點帶面、逐步推進、全面覆蓋,有序推進項目建設,投入為民辦實事項目資金和爭取中央彩票公益金等各級支持資金達600多萬元。至2013年底實現鄉鎮中心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全覆蓋。另外,2018年起,安溪啟動建設城市學校少年宮,先后建成城市學校少年宮7所。截至目前,安溪全縣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達34所,服務在校生61000多人,切實發揮鄉村學校少年宮“以讀養德、以樂促智、以技促能”的功能,受到廣大未成年人和家長的歡迎。
2018年度泉州市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成果展示活動走進安溪。吳遠景 供圖
緊扣標準 扎實推進項目建設
安溪縣委文明辦、安溪縣教育局緊扣《福建省鄉村學校少年宮使用管理辦法》《“十三五”時期福建省鄉村學校少年宮考核評估標準》要求,多次組織深入學校,從學校規模、設施設備、師資隊伍等方面開展細致的調查研究,認真遴選確定項目承建學校。
安溪縣文明委制定印發《安溪縣推進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實施方案》,建立完善的組織機構,確定形成了“縣文明委領導、文明辦主抓、各部門聯動”的工作格局。特別是探索長效運轉機制,鼓勵引導學校多渠道爭取資金支持。幾年來,34所學校自籌各項資金300多萬元投入學校少年宮建設、運轉。如,安溪第八小學爭取到當地企業家大力支持,投入25萬元建設中草藥實踐基地——“鳳冠趣園”,形成集綠化與種植、認識與保護,觀賞與養心為特色的勞動實踐基地;安溪第十五小學獲得鄉賢大力支持,投入10多萬元建成開放式書吧。同時,實行年度考核與日常檢查、文明學校(校園)考評以及省、市督查相結合的考評督查制度,督促各學校落實活動開展、資金使用、資料建檔等規范運行,針對存在問題和不足及時抓好整改落實。
安溪縣委文明辦、安溪縣教育局將各學校開展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及活動成效納入德育工作、文明校園測評內容,充分調動、激發學校和教師參與學校少年宮工作的積極性和事業感。
在輔導員隊伍建設方面,各學校整合師資優勢資源,安排有特長、有責任心的教師兼職學校少年宮輔導員;并面向社會,招募吸納當地“五老”人員、退休教師和民間藝人作志愿者輔導員;同時,將專業培訓機構老師“請進來”,對接當地企業、民間藝人等資源,探索共建模式,培育了高甲戲、竹藤編、南音、茶藝等富有閩南文化特色的活動項目。安溪蓬萊中心小學聘請3名退休老教師擔任少年宮管理員和傳統教育講解員。安溪第十二小學與安溪茶學院結對共建,茶學院長期安排志愿者擔任少年宮輔導員,聘請社區南音藝人為輔導員,邀請縣茶藝表演藝術團到校指導培訓。安溪第十三小學聘請當地藤鐵工藝傳承人擔任輔導員。安溪第八小學、第十六小學聘請國家級職業乒乓球教練擔任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