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山區志愿服務孵化基地成員大會暨倉山區志愿服務孵化基地理事會成立會議舉行 倉山區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12月21日訊 為更好地凝聚高校和社會志愿服務組織的力量,進一步發揮倉山區志愿服務孵化基地作用,推動倉山區志愿服務制度化,提升志愿服務水平。12月19日上午,倉山區志愿服務孵化基地成員大會暨志愿服務孵化基地理事會成立會在麗景社區二樓會議室召開。區委文明辦主任、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馮魁、區民政局副局長劉曉初、團區委副書記齊劍晶、區委文明辦副主任林小妹、金山街道宣傳委員程小玲,以及26家入駐倉山區志愿服務孵化基地組織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由區委文明辦主任馮魁主持。首先,福建永傳扶貧助殘服務中心、倉山區上古健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福建省藍豹救援服務中心、福州市智力殘疾人親友協會、福州市橄欖樹公益服務中心、倉山區青鳥志愿服務中心等6家理事會單位進行表態發言。接著,志愿服務孵化基地監理單位麗景社區進行表態發言。隨后,金山街道、區民政局、團區委等區直單位分管領導進行指導發言。
最后,區委文明辦馮魁主任對大會作總結發言,馮魁主任對各志愿服務組織、高校社團和各草根組織入駐倉山區志愿服務孵化基地,落地倉山開展志愿服務表示感謝,希望各組織能夠依托孵化基地平臺,把志愿服務活動開展好,并成功孵化出品牌項目,進而發展為成熟的非公黨組織、團組織。對志愿服務孵化基地建設,馮魁主任提出四點意見:一要溝通對接。建立志愿服務孵化基地的目的就是為志愿服務搭建溝通對接平臺,便于志愿服務組織共商志愿服務設想,共同打造志愿服務經典項目,使志愿服務項目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二要整合資源。各志愿服務組織要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市民群眾關心熱點問題,通過志愿服務孵化基地整合項目資源,確保每年能打造3—5個叫得響、拿得出的志愿服務項目,形成品牌影響力;三要打造特色。倉山區是福州市文化大區,希望各成員單位要把倉山的文化底蘊融入到志愿服務內容中,要立足倉山的特色,打造具有“倉山標識”的志愿服務項目。特別是倉山區志愿服務孵化基地作為福建省首家志愿服務孵化基地,更需要匯聚各組織的力量,以新媒體作為推介載體,形成聲勢影響,切實做實志愿服務工作;四要共筑平臺。志愿服務孵化基地的平臺已搭建好,下一步就需要各入駐組織共同發力,理事會成員單位要牽好頭,要做到項目清單化,真正把志愿服務項目列出時間表、理清責任田、把好方向盤、掄起實干錘,全面推動倉山區志愿服務事業繁榮發展。馮魁主任最后強調,精神文明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希望大家通過志愿服務孵化基地這個平臺,匯聚各方力量共同推進倉山區的精神文明建設邁向新臺階。
據了解,倉山區志愿服務孵化基地成立一年多以來,已經入駐了兩批的會員,一年多來孵化了黃以孟志愿服務工作室、上古健康“1+N”智慧養老項目、麗景社區志愿服務驛站建設管理項目,一些優秀志愿服務組織也通過平臺對接良好的社會資源。倉山區委文明辦及有關部門經過一年多的探索發展以及長時間的醞釀、研討,成立了志愿服務孵化基地理事會,通過推選優秀的志愿服務組織擔任理事會成員,參與到孵化基地的建設管理,激勵各志愿服務組織的工作積極性,規范孵化基地的管理,將孵化基地的作用最大化。下一步,倉山區有關部門還將繼續支持志愿服務孵化基地的建設,加強有關業務指導,幫助對接各類社會資源,推動倉山區志愿服務工作取得長足進步。(倉山區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