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八閩行,文華園在行動”活動現場 薌城區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12月21日訊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提高全民誠信意識,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薌城區著力在誠信文化培育、完善制度體系建設、加大聯合懲戒力度等方面下功夫,針對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誠信缺失問題、經濟社會領域出現的失信突出問題采取專項治理舉措,形成了“知誠信、講誠信、守誠信、用誠信”的社會氛圍。
一、“育文化”注重教育宣傳
一是拓寬宣傳教育渠道以“擴面”。以“誠信八閩行?我們在行動”為主題,積極推進誠信建設“六進”(進機關、進企業、進商場、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等)活動深入開展,利用“3.15”、“3.8”、“6.1”等重要節點,舉行消費維權咨詢、誠信知識競賽、反詐騙講座、文藝匯演等活動,向廣大群眾普及誠信理念,讓誠信教育更加貼近融入百姓生活,全年共舉辦誠信主題活動50多場次。同時增設、更新主次干道、商場、賓館飯店、農貿市場誠信公益廣告600多幅,營造了濃厚的社會輿論氛圍,讓誠信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二是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促“提質”。大力開展“誠信經營示范街區”創建活動。先后在新華西、古城和南昌路培育一批誠信經營的商戶,,打造一批“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店,商戶辦照率,亮照率均為100%。去年,新華西被評為“福建省誠信經營示范街區”,成為市場認可、群眾信任的消費場所。今年4月,東鋪頭街道創新工作模式,建立“黨建+誠信”工作平臺,成立新華西商圈黨建聯席會,發揮黨組織在城市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引導商家踐行“我經營、我承諾、我誠信”的服務經營理念,打通服務商家“最后一公里”。薌城區還邀請誠實守信道德模范郭昭軍、肖元權到街道、鄉鎮、學校開展巡講,為廣大群眾樹起社會主流價值的風向標。三弘揚古城信用文化助“增效”。為搭建“誠信?信用?征信”主題宣傳平臺,更好地促進漳州古城繁榮發展,薌城區誠信促進會聯合人民銀行漳州市中心支行等單位,通過查閱文史資料,實地走訪企業、商戶,挖掘出10個漳州古城商戶“以誠取信、以信立業”的誠信素材,出版《漳州古城信用文化故事》一書,文明薌城公眾號連續10期轉載刊播,讓漳州八寶印泥、天益壽藥店等“老字號”、“金招牌”的誠信經營理念呈現在漳州人民面前,成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教育文本。
二、“重制度”推進信用建設
一是市場主體信用分類監管有序推進。根據放寬市場準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要求,薌城區將誠信建設內容引入監管體系,對轄區企業、個體商戶按照守信、異常、嚴重異常進行分類,對守信企業以激勵、扶持、服務為主,對異常、嚴重異常企業以監督為主。今年雙隨機抽取98家守信企業實施書式檢查、103家失信企業實施上門實地檢查,并將結果對社會公開,讓信用信息共享共用。二是納稅信用評價初步完成。為進一步促進誠信納稅,提高納稅遵從度,增強企業自律意識,薌城區扎實做好納稅信用評價工作,準確把握評價指標口徑,嚴格審核評價信息,規范調整評分指標,做到程序規范、數據準確,確保了評價結果有據可查、真實有效。目前,2019年納稅信用評價工作初步完成,共采集納稅信用信息46195戶,納入信用管理17320戶,其中評價16108戶,占比93%;不予評價1212戶,占比7%。三是誠信先進評選扎實開展。為推動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樹立誠信經營的良好形象,積極開展“守信用重合同”評選活動。通過全員發動、示范帶動、全程指導,2018年推薦評選出“守重”企業省級40家、市級85家、區級158家,對增強企業在市場競爭力起到了積極作用。積極開展誠信示范市場創建,文華園市場辦照率亮照率、明碼標價經營率、消費糾紛調解率等均達到100%,被評為“漳州市誠信示范市場”?!伴T前三包”持續推進,68家店鋪被評為“門前三包示范店”,產生“一店帶一街、一街帶一片”的連鎖效應。
三、“嚴懲戒”增加失信成本
一是失信懲治力度不斷加大。薌城區建立健全誠信“紅黑榜”發布制度,對失信被執行人定期通過《閩南日報》等平臺向社會公布。并加大依法懲治失信被執行人工作力度,對其進行高消費限制。截止11月,共發布失信自然人信息1828人次、法人信息224人次,拘留29件29人,自動履行789件。二是“全省一張網”公示持續推進。薌城區認真落實“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福建)”信息歸集工作(“全省一張網”)。全年共歸集企業信息14670條,其中“聯合懲戒”信息2465條,實現部門信息對接共享,使失信企業“一處違規、處處受限”,提高企業“失信成本”。三是12315投訴平臺作用顯著。全年共接待消費者來電來訪咨詢5140人次,受理投訴案件1131起、查處舉報案件598起,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1.05萬元。
下一步,薌城區將以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為工作主線,大力弘揚重信守諾的傳統美德,加快個人誠信、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全面提高“誠信薌城”建設水平,為漳州“大抓工業、抓大工業”提供道德支撐和道德滋養。(薌城區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