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社區召開居民代表大會,居民共同商討簡化祭祀風俗相關事宜 陳嘉斌攝影
文明風12月6日訊 (通訊員 蘇玲玲) 近日,鯉城區黃石社區持續推進落實移風易俗新舉措,引導廣大社區群眾革除陳規陋俗,為積極開創文明、健康、向上的鄉風民風奠定良好基礎。
一、社區牽頭,為簡化祭祀風俗定調
“進居入戶了解社情民意時,就有居民表示,因每家都有多個先祖‘忌日’,且時間不一,加上祭祀儀式繁瑣,每年祭祀事宜已成為家庭負擔。”黃石社區黨支部書記吳振生告訴記者,有些居民想改變這種做法,但礙于情面又怕遭人議論,始終沒有人敢開先例?!斑@事還得由社區牽頭來做,”吳振生說,社區兩委特地趕到南安、晉江等已簡化祭祀習俗的社區、村落“取經”,并多次召開居民代表大會,同居民商討相關事宜。
11月15日,正值黃石社區下角吳氏祖祠重建落成之際,社區居民代表聚在一起,社區便以此為契機,提議將各家祭拜先祖的日子,由各宗族統一選定,再由各宗族集中進行。這一提議得到居民代表一致贊同,并定于11月29日開始實施。
二、化繁為簡,各自祭祀改為集中祭祀
11月30日早上8時許,黃石社區居民吳碧綿,準備好祭品后,便來到頂上祖祠,此時祖祠已有120多名宗親在此等候,當天大家集中祭祀各家先祖。
據介紹,黃石社區共分布5座祖祠,社區430余戶居民先祖都奉祀在各自宗族的祖祠。每戶居民一年家中都有10次左右的祭祀,一年下來,幾乎天天都有祭祀活動;習俗簡化后,整個社區一年大約只有10天進行祭祀活動。
浮橋街道工作人員表示,由于各社區風俗不同,下一步將組織其他社區前往學習黃石社區簡化祭祀風俗經驗,進一步開展宣傳教育工作,使移風易俗真正在轄區群眾中形成共識,把“要我怎么做”變成“我要怎么做”,形成人人參與、人人遵守、人人監督的良好氛圍。
建集中治喪場所,28座“公媽廳”合并;簡化街道各社區出殯路線;改抬棺為推棺,節省人力物力……近年來,鯉城區浮橋街道喪事簡辦落實一項項新舉措,移風易俗蔚然成風。(中共鯉城區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