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玉屏街道“一街一景觀”福清市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12月6日訊(通訊員張雅楠)創城,是為全體市民謀幸福,為整個城市計長遠。自福清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把創建標準轉化為利民惠民的具體舉措,把民生服務目標分解為可操作、可量化的具體任務,建設優美環境,維護優良秩序,提供優質服務,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創城”帶來的利好。
啃“硬骨頭” 治愈城市“頑疾”
創城涉及方方面面,背街小巷、衛生死角這樣的“里子工程”沉疴已久,社區環境臟、亂、差向來是創城“頑疾”。針對這些與百姓生活關系密切的問題,福清龍江街道因地制宜對各社區實施改造。如加強住宅小區綠化建設,以“綠色家園”為主題,進一步提升小區的綠化品位;改造轄區內的破舊圍墻,打造社區文化長廊;對無人管理雜亂不堪的菜地用于建設停車場、健身器材等公共設施,為市民打造舒適宜居的居住環境……通過一系列細致、精準的改造,不僅讓老舊社區環境全面改觀,還為居民生活提供了更優質的服務。
玉屏街道針對居民為了給電動車充電亂拉電線、堵塞樓道的問題,加大宣傳整治力度,并在一拂、西大、西文等12個社區增設了15處便民充電樁。為整治背街小巷環境,啟動“一巷一景觀”改造工程,修補巷道路面、改造墻體立面、種植花卉樹木、增加文化內涵,力爭實現“一巷一主題,一街一景觀”。換裝升級后的背街小巷,人們踏著柏油路行進,在兩邊的白墻上,隨時可以看到福清歷史文化故事手繪,或中華優秀文化主題墻繪。回家的路變得格外愉悅,幸福感油然而生。
聽“眾民聲” 聚焦百姓需求
菜籃雖小,連著民心。曾經福清東門市場、官塘墘市場等老農貿市場污水橫流,道路擁堵,給市民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近年來,福清將農貿市場體系建設作為重點民生工程之一,完成了一系列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改造后的農貿市場不僅有整齊劃一的攤位門面設計,提升整體“顏值”,并且對不同業態的攤位進行分類劃分,按照分類特點分別進行光線、排風、排水設計。在管理上與專業的市場管理團隊簽約,實現精細化管理,依托互聯網+,打造智慧市場,實行“農+超”改造,全面提升產品溯源安全監管和購物體驗,讓老百姓“菜籃子”拎得更舒心。
萬達商圈是近年來福清新城區地標性的商業中心,為了給廣大消費者創造誠信優良的購物環境,福清積極打造萬達廣場福清金街“誠信經營示范街區”,進一步帶動文明誠信新風尚。在福清萬達廣場可以看到,商場內外處處凸顯“誠信經營示范街區”的氣息:公共區域、外廣場等醒目位置,擺放著“講誠信、有良心”“誠信無價、誠信興商”等公益廣告;“12365”產品質量咨詢投訴舉報電話,公布在商場入口處醒目位置;宣傳欄上貼有星級評選商戶名單、《誠信宣言》等;店鋪里《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等國家規定的各類證件一目了然……市民消費更放心,消費環境更舒心,誠信經營、文明新風進一步深入人心。
奏“交響曲” 營造創城氛圍
創城不是“獨角戲”,是城市上下齊心協力共同演奏的“交響曲”。在福清,“講文明樹新風”等公益廣告與創城宣傳覆蓋全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窗口單位、社區街道等公共場所,占領宣傳陣地。大力推廣利用宣傳欄、電子屏、互聯網等載體和社區干部及志愿者入戶宣傳等方式,舉辦道德講堂、文化講堂、“身邊好人”“學雷鋒標兵”評選等活動,多方式宣傳“創城”工作,并發掘文明典型,動員市民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創城,共同為“創城”貢獻力量。
近年來,福清市將文明實踐和社會治理充分融合,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整合志愿服務力量,讓更廣泛的人群參與社會治理,用行動踐行文明,進一步營造文明創建氛圍。截至目前,福清注冊志愿者人數達到21萬多人,共有志愿團體2126支,發起志愿項目超過15000項。一支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活躍在福清城鄉,他們的微笑與汗水,他們的努力與奉獻,讓道德散發馨香、讓文明閃耀光芒。
“每一天都看到城市越來越干凈,生活越來越便利。周圍的人們笑容更燦爛,舉止更文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讓老百姓得實惠、得民心。”福清市民表示。(福清市文明辦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