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秀嶼人物”評選表彰活動現場。
文明風11月22日訊 秀嶼區推動創城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聚焦民生問題,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市政配套短板、公共服務短板。突出建章立制,創新宣傳方式,深化移風易俗。身邊典型示范帶動,文明新風勁吹。
近年來,秀嶼區將創建省級文明城區融入各領域工作,“創”與“建”并舉,軟硬環境齊抓,凝心聚力,深入開展各類創建活動,成功創上省級文明城區,也為我市成功創上全國文明城市貢獻力量。
文明城市再提升。秀嶼區把文明城市的各項測評指標轉化為常態化工作目標,把測評方法轉變為常態化管理方法,推動創城工作步入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鞏固創城成果,打造文明、宜居、美麗秀嶼,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補齊短板改善城鄉面貌
“社區環境整潔,農貿市場整齊劃一、經營分類分區、攤位布局合理,出去買東西更方便舒心?!弊蛉?,提到這幾年周圍環境發生的變化,笏石社區居民陳雪雙表示,道路干凈,綠化帶整齊,垃圾清運及時,還有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可以隨時提供各種幫助和服務,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舒坦。
笏石社區的變化是秀嶼區創城工作的一個縮影。秀嶼區將文明城市創建與城市建設管理、基礎設施建設等統籌推進,聚焦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瞄準城鄉環境衛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社區管理等重點難點,堅持問題導向、建管并舉,對照測評標準、聚焦短板弱項,優化環境秩序,進一步提高城市顏值、提升城市品位。
自創城以來,該區投入7800多萬元,添置環衛設施、配強人員力量,農村垃圾實現日產日清。推行市政設施維護“125”工程,開通1條熱線電話,成立2支巡查隊伍,組織路燈、道路等5支搶修隊伍,加強巡查維修,共修復損壞路面4.5萬平方米、人行道彩磚3萬多平方米、窨井蓋1000多套,新增公益廣告2萬多平方米等。開展交通秩序整治,嚴查涉酒、涉牌等交通違法行為,重點糾正車輛亂停靠,摩托車、電動車違章駕駛等行為,文明出行漸成習慣。實行網格化管理,將笏石中心城區及東莊集鎮劃分為4個片區29個網格,對笏石農貿市場、98市場等重點區域通過定點值守、巡查引導,實現亮照經營、明碼標價、衛生管理。
該區聚焦民生問題,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市政配套短板、公共服務短板。近年來,建成通車莆炎高速秀嶼段,平海灣疏港路、石城疏港路等一批國省干道;鋪設污水管網18.2公里、燃氣管道8公里;加快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建設,統籌推進148個村環境綜合整治等。土海生態濕地公園一期、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青少年宮等一批功能配套項目建成投用;新增綠道網27.5公里、新增公交線路18條、公共停車場3處,劃設公共泊車位2000多個等。推進城區學校擴容、農村學校改造,新增中小學校舍面積26.5萬平方米、學位6240個;加快建設文化之城,建成數字農家書屋107個、群眾性激情文化廣場26個,實現農村書屋村居全覆蓋……
隨著一項項創建活動逐一展開,文明城市測評的一個個考核指標落地落細,一批民生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
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
近日,秀嶼區印發《秀嶼區持續深化推進移風易俗“三個專項治理”實施意見》,深入推進“高價聘金”“封建迷信”和“亂葬濫建”等專項治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進一步減輕群眾負擔,鞏固移風易俗成效。
高額聘金、鋪張浪費、大操大辦,這些陳規陋習現象前幾年在秀嶼區一些地方較為普遍。為破除陳規陋習,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該區結合區情實際,上下聯動、多措并舉、標本兼治,實現黨風與民風良性互動、向上向善。
突出建章立制,強化制度約束。該區制定下發《秀嶼區進一步深化移風易俗工作方案》《秀嶼區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五項制度》《秀嶼區鄉鎮常態化推進移風易俗專項治理工作督導方案》《秀嶼區黨員干部和行使公權力的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暫行辦法》等,遏制紅白事大操大辦、講排場、比闊氣等不良風氣。同時,建立移風易俗“5+N”協調工作機制,圍繞轉民風、治陋習這一條主線,以督促全區各單位落實移風易俗主體責任為一個重點,以“倡導婚育新風尚,抵制高價聘金”“倡導不比闊氣比公益,抵制大操大辦”“推進‘兩違’治理專項行動,抵制亂占濫建”等5個規定工作為基礎,督促各鎮、各單位開展N個自選動作,形成同步推進、各具特色的移風易俗工作新局面,營造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該區還不斷創新宣傳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通過拍攝微電影、自編自演文明小戲、舉辦文藝展演等活動,倡導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在“七夕”、春節期間舉辦相親大會,引導適婚單身男女不攀比、拒高價聘金,樹立婚嫁新風;開展“揚清風正氣、比擔當作為、促和諧發展”活動、文明鄉風培育行動、“親清”政商關系行動、機關效能推進行動以及群眾利益維護等“十大”專項行動,進一步端正黨風政風、凈化社風民風,逐步形成人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濃厚氛圍。
據秀嶼區委文明辦主任戴建偉介紹,隨著全區移風易俗工作不斷推進,成效不斷顯現,捐資辦公益熱度升了,移風易俗“知曉率、支持率、滿意率”等“三率”升了,群眾素養升了,鄉風文明升了;高價聘金降了,酒席規模檔次降了,燃放煙花爆竹數量降了,鄰里矛盾糾紛降了,交通安全隱患降了,勤儉樸素的鄉風民風在秀嶼逐步形成。
搭建載體提升文明素質
前不久,由秀嶼區委宣傳部、區委文明辦組織的道德模范宣講團,在全區開展道德模范巡回宣講活動,旨在用身邊好人講述自己的故事,充分發揮道德模范的榜樣示范作用,傳遞他們身上所彰顯的時代精神。
其中,感動福建人物魏亞建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他在貧瘠荒涼的海島上任教近30年的工作經歷。他在海島教育這一平凡的崗位上,一直默默耕耘,放飛漁家孩子的夢想。
“作為一名教師,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沒有想到會獲得這么高的榮譽?!睂⒆约旱墓适掳嵘衔枧_,魏亞建百感交集,希望帶動更多人為海島教育貢獻力量。
道德建設群星閃耀,凡人善舉新風撲面。近年來,秀嶼區堅持核心價值引領,凝聚道德力量,以培樹典型為重點,以搭建載體為抓手,緊扣提升市民文明素質,深入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評選宣傳等,不斷推動公民道德建設向縱深發展,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提供豐潤的道德滋養。
該區連續舉辦了三屆“感動秀嶼人物”評選表彰大會,共評選出33名“感動秀嶼人物”,262位“秀嶼區基層最美人物”,入選道德模范典型庫952人。各鎮連續2年組織了“最美公益人物、最美清潔工、最美家德家風楷模”等最美系列評選活動,共評選出先進模范代表300多人。
搭建平臺,開展活動,鞏固創城成果。該區深入開展群眾性文明宣傳活動,區鎮村千名干部進村入戶,點對點宣傳文明創建,志愿服務者常年深入火車站、公園、農貿市場等人員集中區域,開展文明勸導、普法宣傳、生態環保等活動。持續實施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十大工程,廣泛開展踐行“八不”行為規范、學雷鋒志愿服務、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等主題實踐活動,促進市民文明禮儀素養、思想道德素養、誠信法制素養等顯著提升。
此外,該區還在清塘大道和土海濕地公園分別建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街道和主題公園,進一步拓展了宣傳覆蓋面;積極打造秀嶼區公民道德教育基地、埭頭道德力量體驗館、艱苦奮斗主題館等陣地,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如今,越來越多的群眾用行動踐行真善美,文明新風縷縷撲面而來,沁人心脾、催人前行。
站在新起點,秀嶼區將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鞏固創城成果不松勁,將文明城市測評的一個個考核硬指標變成一個個踐行文明的精彩畫面,讓群眾收獲滿滿的幸福。(湄洲日報記者傅梅香 通訊員 吳志軍 張萍 鄭玲玲 文/圖 秀嶼區委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