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山鎮:全力打造“安全、清澈、美麗”河道 邵武市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11月13日訊(通訊員 陳惠娟)漫步在邵武市的大街小巷,曾經雜亂的柴草堆不見了,惡臭的溪流水溝變清了,城市“牛皮癬”減少了,冬日暖陽下照耀著的,是干凈整潔的市貌,是賞心悅目的文化墻,更是人們發自心底的笑容。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綠水也是幸福,今年以來,邵武市持續推進城市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廣泛開展大型公益宣傳活動,加大媒體宣傳力度,全面設置公益廣告,積極參與推動城市建設管理工作立法,推進創城制度常態長效,城市面貌得到巨大改變,市民綜合素質有了明顯提高,營造了良好的人居環境,廣大群眾在參與中共享了文明城市創建的成果。
多元互動 讓水體“清”起來
“小水溝終于由明轉暗了!”這是市民陳某在微信朋友圈發出的一條信息。
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老師,城邊巷是陳某每天上下班的必經之路。談及這條水溝的,陳某感慨萬千地說:“這個巷子的水溝原來是裸露在外面的,隔得老遠就能聞到臭水溝的味道,居民的生活垃圾也會往里倒,真的是又臭又臟。”
經過整治,曾經眾人嫌棄的水溝由明轉暗,并請專業人員徹底清理消殺,臭味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寬敞明亮的小街巷。
此外,邵武市各級各類文明單位開展“保護母親河 公益環保我們在行動”活動,組織志愿者清理河道衛生。邵武市水北幼兒園攜手邵武市婦聯“巾幗護河”志愿者帶著掃把、手套、夾子和垃圾袋等衛生清理工具,對古山溪入河口至城東花園段沿途河道垃圾進行清理。熙春小學開展“綠色家園”保護山川河流志愿者服務活動,志愿者和優秀少先隊員在輔導員歐萍的帶領下,手拿鐵锨、帚把、夾鉗等工具,對富屯溪河岸邊的煙頭、紙屑、塑料袋及白色垃圾進行了拉網式清理,不怕臟、不怕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建設美麗家園作貢獻,做綠化美化家鄉的“綠天使”
上下聯動 讓城鄉環境“靚”起來
邵武市昭陽街道集中街居干部、黨員干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等力量聯合多部門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活動。黨工委朱睦兵書記、街道辦事處李建海主任帶領街道機關干部、三公橋社區干部、城豐社區干部、黨員志愿者等聯合城管共90余人到溪南東路10余處亂種菜亂搭蓋地方進行人居環境整治,帶頭清理房前屋后建筑垃圾、雜物,菜地,清理衛生死角、拆除違章搭建等。群眾也紛紛加入其中,共同參與清理環境衛生工作。
邵武市張厝鄉團委組織返鄉青年和團員開展了“青春助力人居環境整治”主題團日活動,33名返鄉青年和團員沿著張南公路行動,對沿路沿線、田間地頭、河塘溝渠及其他衛生死角進行了全面的衛生清掃。同時,返鄉青年和團員們還進村入戶,向廣大村民做環保宣傳,倡導大家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營造整潔、優美的農村人居環境。還向村民發放了“張厝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倡議書”,向村民們宣傳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義,倡導共同保護村莊環境,并引導大家參與到整治中來,為提升自己的居住環境貢獻力量。
小手拉大手 讓家校環境“美”起來
11月,邵武市實驗小學新天地分校組織學生清理校園周邊環境,安排專業人員對本校進行全方位的蚊蠅徹底消殺,學校少隊成員在池副校長帶領下,對全校各班級衛生進行抽查,發現問題后,及時對存在問題責令相關班主任立即整改,維護校園干凈整潔,并以“小手拉大手 文明一起走”為主題深入開展系列教育活動,讓孩子們更文明,讓分校更美麗。
邵武市實驗幼兒園、第一幼兒園、開展了“小手拉大手 共創文明家園”人居環境整治系列活動,通過國旗下講話、LED走字、家長委員會、分發倡議書等,向廣大教師、幼兒、家長宣傳環境整治的重要性,激發大家保護環境的意識。希望家長們做好榜樣和輻射作用,自覺做到停車規范有序、不在公共場合吸煙、不亂扔煙頭,不亂貼小廣告等,共同促進人居環境建設。組織教師自愿者,積極參與社區及周邊環境的整治工作,參加婦聯組織的巾幗互河行動、參加五四社區人居環境整治活動、參加社區圓盤及周邊樓梯的粉刷活動,進一步美化了幼兒園及周邊社區環境。同時,組織全體幼兒對幼兒園教室、樓梯、活動室、美工坊等進行全方位大掃除,教育幼兒從小學會保護環境、愛護環境;做到不亂扔垃圾、不在墻上亂涂亂畫、不把手印腳印留墻上等。
此外,邵武市按照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常態長效的總體要求,對城豐市場、城裕市場、保利市場等農貿市場開展衛生整治,要求功能分區合理、商品擺放整齊、地面清潔衛生。對城區行道樹、綠化帶進行集中管護,適時對公園、綠地進行鮮花換植、苗木補栽、修剪整形、施肥殺蟲等作業。對社區小區進行環境整治,要求垃圾定點投放、分類收集、樓道整潔無堵塞、墻面光潔無廣告等常態維護。市直機關黨員干部每周五下午進社區義務勞動1小時,鄉鎮每周固定半天開展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志愿服務活動,為提升市民綜合文明素質做出表率。(中共邵武市委文明辦綜合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