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向居民群眾分發《移風易俗倡議書》和紅白理事會宣傳材料,把反對鋪張浪費,提倡文明節儉的移風易俗觀念“輸送”到每位市民心坎中。 鼓樓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10月30日訊 “文明用餐”“節儉惜福”“光盤行動”……如今,在福州市鼓樓區的大小餐館、大街小巷的公益廣告上,這樣的文明用餐標語隨處可見。自福州市深入開展“文明餐桌行動”以來,“光盤行動”漸成文明風尚,文明用餐理念深入市民心間,拒絕“剩”宴!
餐廳內皆可見“儉以養德”的餐桌公益廣告,體現社會文明大局觀 鼓樓文明辦供圖
一、小卡片開啟“光盤行動”文明大局觀
在鼓樓區小柳路的老楊飯店里,一名小學生跟爸媽用完餐后,指著桌上吃剩的菜說:“媽媽,我們是不是要打包回家呀?”隨后,他們向餐館老板要了打包盒,將剩下的食品打包帶走……實際上,這樣的現象在福州鼓樓的各個餐館隨處可見。
“你們店里的餐量大嗎?麻煩幫我們備注下要小份的,我們只有兩個人,怕吃不完。”在鼓樓區另一家中餐廳里,兩名女生說,平日里她們都是理性消費,“菜不需要點太多,夠吃就行”。
如今,走進鼓樓區的中小餐館或者酒樓飯店,總能看見餐桌上擺放的節儉用餐等提示牌,簡簡單單的一句“光盤行動,你我做起”或“節約用餐,不浪費”,在市民群眾坐下吃飯時總能看見,見多了,看熟了,也就記住了。“可能就是一種直觀的感受吧,吃飯時抬頭就能看見,低頭吃飯時也不好意思剩下了。”家住鼓樓區的王女士表示。近年來,鼓樓區在宣傳上加大力度,通過在餐飲企業和酒店在醒目位置擺放“文明餐桌行動”告示牌,張貼“光盤行動”海報;在LED屏上播放倡導“光盤行動”的宣傳口號;在大街小巷設立文明餐桌公益廣告;到社區居民家中發放倡議書等形式,使文明用餐、節儉消費理念深入到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