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8日舉行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發言人第二次記者會獲悉,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4次會議將于10月21日至26日在北京舉行。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三審稿等一批社會高度關注的法律草案,將在此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提請審議。據悉,三審稿修改的問題中增加了有關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的規定。(10月19日《新華社》)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成長中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家庭文明向上,家風純正,綿德厚長,教育出來的孩子,絕對不會差到哪里去。未成年人在文明家庭中更能茁壯成長。近年來對于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修訂呼聲越來越高,加強未成年人不法的修訂工作不僅關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和他們的權益保護,也關系到什么樣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更加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長,讓他們明白該擔起的社會責任和承擔的法律義務。
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中將樹立良好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納入未成年人保護法,呈請人大常委會討論,這一內容的增加,不僅僅是對于《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完善,也讓家庭的作用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更加凸顯。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納入《未成年人保護法》的進步意義是不容小視的。不要以為這些都是道德范疇的事情,如果我們每個家庭不能在未成年人成長中給予他們良好的家風熏陶,不能讓孩子共同參與到文明家庭建設中來,不能讓未成年人成為家庭美德的傳承者和弘揚者,那么,就很難讓孩子們扣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
文明家庭建設納入未成年人保護法很有必要。家是最小的國,國是最大的家,要讓未成年人在信仰上、人格上、價值觀等方方面面茁壯成長,不僅是法律賦予每個家庭責任和義務,只有每個家長認清建設好家風,建設家庭美德孩子成長中必要的途徑,那么才能讓孩子們更好懂得美德與法律的特殊聯系。
父母作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教育者,唯有切實履行起自己的職責,深刻領悟三審稿修改的問題中增加的有關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的重要性,才會在家庭建設中更加注重引未成年人成長的作用,讓廣大未成年人在法律與家庭美德的雙重呵護下、引領下健康成長。(福州文明辦 雷沛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