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城鎮在社區推廣成立“移風易俗”志愿者服務隊。鳳城發布 供圖
村規民約“瘦身”紅白事
以前,安溪民間大操大辦“紅白喜事”之風盛行,不僅造成鋪張浪費,還給當地群眾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這種現象引起安溪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相關部門牽頭,深入每一個村莊,請當地村民代表開座談會,引導村民修改村規民約。移風易俗工作開展以來,制定的鄉規民約對請客桌數有明確規定,包括黨員、干部帶頭遵守。
“村規民約是推動移風易俗的保障。針對我村普遍存在紅白喜事講排場、比闊氣和鋪張浪費等不良風氣,村兩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以移風易俗、殯葬改革等為主要內容的村規民約,提出操作性強的具體要求,立‘明規矩’、破‘潛規則’,規范村民民俗行為。”安溪縣參內鄉田底村黨支部書記、主任朱土成分享了該村在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中的心得。“喪事簡辦方面,只設點心粥,不得設宴招待,每頓伙食限四菜一湯,不得超標。”
目前,安溪縣476個村(社區)已100%將移風易俗工作納入村規民約,并建立健全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紅白理事會等“四會”。
“‘四會’成員大多由村內學歷較高、能力較強、威望較高的村兩委干部、退休教師、老黨員組成,會長由德高望重的老黨員或支部書記擔任。”安溪縣委文明辦主任林愛華介紹,紅白理事會對本村紅白事實施全過程監督,推行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神事不辦。“發現有違反規定操辦婚喪嫁娶事宜的村民,紅白理事會第一時間介入勸導,做到了早引導、早發現、早糾正。(本網記者 林杰 通訊員 吳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