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比賽中,你們以十一連勝的驕人成績奪得了冠軍,成功衛(wèi)冕,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你們在比賽中不畏強手、敢打敢拼,打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充分展現(xiàn)了團結協(xié)作、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9月30日新華社)
中國女排,總是讓我們無比激動,女排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1981年中國女排姑娘們用拼搏、用實力打敗了曾一統(tǒng)天下的“東洋魔女”和強手如林的美國隊,七戰(zhàn)七捷拿下第一個世界冠軍,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行,中國人是不可戰(zhàn)勝的。在那經(jīng)過十年浩劫百廢待興的年代,中國女排成為時代英雄,《人民日報》評論員曾豪邁地寫道——用中國女排的這種精神去搞現(xiàn)代化建設,何愁現(xiàn)代化不能實現(xiàn)?
“女排精神”是什么?是無私奉獻,是團結協(xié)作,也是艱苦創(chuàng)業(yè),自強不息,還是即使走得搖搖晃晃,也依然堅持站立的竭盡全力。“女排精神”沒有格式化的文本定義,也早已不拘泥于體育,已經(jīng)投射到了社會的各個領域,升華為最崇高的理解。解放軍戰(zhàn)士眼中的“女排精神”,是虎就該山中走,是龍就該鬧海洋,只等軍號一聲響,我就勇敢向前方;科技工作者心中的“女排精神”,是不承認終極,是不迷信權威,求真求實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無止境的進取;在一線勞動者看來,“女排精神”是“執(zhí)事敬”“事思敬”,是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內(nèi)心篤定卻著眼于細節(jié)的耐心、執(zhí)著和堅持。
“女排精神”屬于奮斗者,屬于有追求的人。“每一次比賽,我們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升國旗,奏國歌”,足見鏗鏘玫瑰們志存高遠;你是怎樣去鼓舞女排隊員的?郎平指導說,我60歲的老太婆還在拼,他們誰有理由不去拼?話語平白,卻彰顯著以上率下的榜樣力量。惟奮斗者進,惟奮斗者強,惟奮斗者勝!今天女排再次全勝奪冠,以實現(xiàn)“升國旗,奏國歌”的最高榮譽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女排精神”不是講出來的,也不是寫出來的,她是中華歷史文化,民族性格的燦爛映射。5000年數(shù)不盡的挫折,生成了中華民族永不低頭的倔強、愈挫愈奮的耐力、從容應對的智慧。40年有輸有贏的沉淀,凝練起了祖國至上、頑強拼搏、勝不驕敗不餒的“女排精神”。在當今世界正在經(jīng)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于關鍵時期。盡管是“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但我們一定要堅持歷史留下的寶貴“復興密碼”15665,611612!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發(fā)揚“女排精神”,奮斗不止,向前走,不動搖,不言棄。
有一種驕傲,叫中國女排;有一種精神,叫女排精神!偉大的精神歷時光而不朽,中國“女排精神”永不過時。讓我們用“女排精神”, 擂響新時代奮斗的戰(zhàn)鼓,在“再出發(fā)”的道路上和衷共濟、砥礪前行。(惠安縣文明辦 鄧文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