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耕讀謠”表演?? 永泰縣委宣傳部供圖
走進大洋鎮棋桿村、鳳陽村,映入眼簾的百余畝彩稻田讓人驚艷。棋桿村的彩稻田種出本次活動的主題“耕讀傳家·自然永泰”,田間舞臺上的“永泰耕讀謠”和“文武狀元秀”讓人耳目一新,耕讀話豐年,傳遞出永泰深厚的耕讀文化底蘊。鳳陽村的彩稻田則以耕牛、莊寨、讀書郎等圖像傳遞“耕讀傳家·自然永泰”的意境,稻垛滑梯、投壺、木射、稻草DIY、農具藝術展等別開生面的運動娛樂方式,將“當代+傳統、教育+農耕”完美結合,引得孩子們流連忘返;耕讀市集、鳳形厝和上新厝的永泰好物、鄉村美食,則全面演繹了舌尖上的永泰風情。而鄉野中飛舞的風箏,更為“秋分至,放紙鳶”的民俗涂抹上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同安鎮以豐富的在地資源和人文積淀為依托,推出形式豐富的豐收節系列活動,福建民俗和農耕文化展覽、“在豐收的田野上”稻田演出、“時光未曾走遠”非遺服飾展演、“秋分鄉村好物”市集、“手機里的美麗鄉村”手機攝影比賽以及手繪莊寨、福州軟木畫、油紙傘手繪、竹編工藝、陶泥手作DIY、插花課、手機攝影課、創意石頭畫、服飾與審美等二十四場覆蓋不同年齡層的有趣的鄉土教育及非遺技藝體驗課程,從聽覺、視覺、嗅覺、觸覺全面呈現鄉土文化之美,并將“莊寨聚落”真正鮮明地濃縮成地方文化符號,形成強大的文化發散力和傳播力,為推進在地力量和外來力量融合、科技與文化的融合、鄉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創造契機,也為永泰縣鄉村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同安鎮專場活動開場前,還舉行了永泰縣鄉村創客空間(No.001)、福建省創業益站揭牌儀式。永泰縣鄉村復興基金會為永泰縣鄉村創客空間(No.001)、永泰縣同安鎮青石寨博物館基礎建設、永泰同安鎮青石寨研學基地建設捐贈了款項。
“鄉村振興,重要的是文化振興,永泰有著悠久的耕讀文化傳統,有著家風家訓的嚴謹傳承,耕讀文化是永泰永續發展的內核密碼。”永泰縣委書記陳斌進一步闡述說,本次的耕讀文化藝術節暨農民豐收節活動舉辦就是為了讓永泰的耕讀文化更好地活起來、傳下去,耕以養身,讀以明道,做一個有知識有情懷的現代農民,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融合互動,加強永泰耕讀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此次豐收節活動是一個新起點,永泰縣將借此契機,用好耕讀文化的軟實力,以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方式推動耕讀文化與鄉村休閑旅游發展,為鄉村振興事業添內涵、壯力量、當前鋒。
豐收稻田牽手創意鄉村,現代農業嫁接莊寨旅游,田園不舍耕讀,望山、見水、情滿鄉愁。此次舉辦農民豐收節不僅繼承了慶豐收的傳統,展示耕讀文化的悠久厚重,還可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優秀文化傳統深入人心。永泰雖隱山水之間,卻已驚世千年。盛世中華,鄉村振興,永泰大步走在希望的田野上。(稿件來源:永泰縣委宣傳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