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幸福超市,多名身著志愿者服裝的村民正排隊挑選洗發水、卷紙、洗衣粉等日用品,并在相應的表格中簽名扣除積分。福清市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9月5日訊? 福清新厝鎮漆林村有個不要錢的超市。這里的商品不用錢買,而只需用積分就可以兌換。一塊香皂5積分,一瓶醬油8積分,一罐牙膏9積分,一提紙巾12積分,一大瓶洗衣液20積分……積分越多,兌換的商品價值也就越高。
近日,在超市里,多名身著志愿者服裝的村民正排隊挑選洗發水、卷紙、洗衣粉等日用品,并在相應的表格中簽名扣除積分。
這個超市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幸福超市”,排隊“買”東西的是來自該村的幸福義工隊的志愿者們。
這不用花錢就能兌東西的積分哪來的呢?事情要從該村成立幸福院說起。
一支甘于奉獻的義工隊
2019年6月,漆林村在鐘前小學舊校舍的基礎上,由該村鄉賢促進會出資27萬元對校舍一層進行改造,成立了漆林幸福院,設置有廚房、餐廳、休息室、閱覽室、棋牌室、保健室、洗衣房、公共衛生間等功能室。可是,此岸和彼岸只不過是空間的差距,卻無法拉長心靈的距離。
“我們村現有人口1260多人,70周歲以上的老人共有141人,其中90歲以上達19人。”漆林工作片片長黃鈺說,幸福院主要針對村里70周歲以上的老人實行免費午餐制度,這個在新厝鎮尚屬首例。
于是,村里叫來了9名在家的主婦們義務幫忙,其中年齡最大的71歲,最小的55歲,另外還有2名熱心鄉賢專門負責采購和出納。在未參加志愿服務前,她們要么照看孫輩,要么種地做家務,各忙各家的活,如今她們都有了一個新身份:“幸福義工隊”。她們的積分就從志愿服務這兒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