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精神展示館成為教育基地和老百姓休閑的好地方? 漳州文明網供圖
文明風8月23日訊? 近年來,福建省漳州市積極挖掘本地豐富的人文資源,并提煉出紅軍的革命精神、谷文昌的創業精神、龍江風格的大局精神、中國女排的拼搏精神、漳州110的服務精神等“五種精神”。這種極具鄉土味和鮮活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廣大群眾感到可親、可信、可學,也為全市的改革、發展、穩定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良好的思想保障。
傳承紅色文化 激活紅色資源
近現代以來,漳州多次發生在中國革命進程中具有重大影響的事件。特別是1932年4月,毛澤東率領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攻克漳州,在中國革命史冊上寫下了不可磨滅的一頁。40多年來,中國女排的拼搏故事,讓人感動;中國女排的拼搏精神,讓人敬佩。漳州體訓基地作為中國女排的“娘家”,是漳州乃至福建人民的驕傲。
8月20日下午,福建省漳州市委書記邵玉龍、市政協主席張禎錦帶隊到龍海市、薌城區調研紅色資源,強調要用心保護挖掘紅色文化,大力傳承弘揚紅色精神,進一步激活紅色資源、打響紅色品牌,推動漳州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龍江文化生態園位于“龍江精神”發祥地——龍海市榜山鎮洋西村。該園利用原有地形、地貌進行有機更新,建設“龍江精神展示館”“古窯陶藝文創園”,成為龍江精神的重要展示平臺和百姓休閑的好地方。
市領導察看了園區環境和有關展館,重溫了龍江精神,強調要用心保護好歷史文化資源,進一步學習弘揚“小利要服從大利、小我要服從大我”的大局意識和攻堅克難的斗爭精神,深入挖掘龍江精神蘊含的時代內涵,將龍江精神轉化為新時代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要加強生態保護和生態修復,充分利用陶瓷文化、生態水系等資源,結合紅色文化,做好文化交流展示和鄉村旅游文章,提高開放度,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漳州是革命蘇區、老區,紅色文化深邃厚重。近年來,隨著保護弘揚紅色文化工程的實施,漳州市各行各業著力推進,重在行動,充分挖掘利用村落的紅色資源,將其作為全市開展紅色教育和廉政教育的核心內容,并逐步完善村落紅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將傳統村落的革命歷史文化遺存保護好、管理好、利用好。在加強紅色文化挖掘保護傳承的同時,精心打造紅色文化品牌,力促紅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將紅色資源與當地自然、人文等旅游資源有機結合,以發展紅色旅游來帶動傳統村落的有機保護,讓紅色記憶的傳承有聲有色。紅色文化正逐步成為漳州市一張響亮的文化名片。
由陳可辛導演的電影《中國女排》啟動儀式選在漳州舊館,受到市民廣泛關注。(圖片來源:福建日報)
打響女排“娘家”品牌 傳承拼搏精神
8月20日,邵玉龍、張禎錦一行來到中國女排漳州體訓基地,實地察看了女排展覽館、訓練館、公寓等設施,了解基地改造工程進展情況。
40多年來,中國女排的拼搏故事,讓人感動;中國女排的拼搏精神,讓人敬佩。漳州體訓基地作為中國女排的“娘家”,是漳州乃至福建人民的驕傲。近年來,漳州市著眼長遠、立足當前,以更高站位深化思想認識,以更大力度做大做強陣地,以更濃的漳州情結講好女排故事,進一步打響了“中國女排娘家”品牌。女排精神已成為漳州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弘揚女排精神也是我們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
市領導強調,要注重運用現代化方式,豐富展覽內容和形式,更好地宣傳展示中國女排事跡,進一步學習弘揚女排精神;要在充分保留歷史記憶的基礎上,加入城市化元素,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加快體訓基地改造提升步伐,將其打造成為漳州重要的城市地標,進一步擦亮“中國女排娘家”名片,提升城市的品位形象和影響力。(漳州文明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