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志愿者正向路人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圖片來源:福州文明網
眼見暑期接近尾聲,福州市鼓樓區的孩子們雖不能延長假期的長度,卻通過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拓寬了生活本有的寬度,度過了一個十分“有意義”的暑假。這個夏日,一支支年輕的隊伍、新生的力量,展現出青春的風采,在志愿服務大軍中熠熠閃光!
學生志愿者走進開元寺,聆聽歷史,學習優秀傳統文化。? 圖片來源:福州文明網
小小志愿者,大大創城心
小小的童真夢匯聚,就是國家富強夢,是民族振興夢。這幾年,福州市鼓樓區公益理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甚至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加入到公益活動中,成為他們成長中的一部分。2019年8月4日上午,福州市鼓樓區開元社區組織開展“小手拉大手快樂志愿行”垃圾分類主題夏令營活動。來自轄區的三十位青少年志愿者人手拿“一封信”,走上大街小巷,走入沿街商鋪,并積極向過往行人宣傳文明建設知識,共發放宣傳文明建設、垃圾分類、移風易俗宣傳單頁上百冊。
8月4日上午,福州市鼓樓區鳳凰池社區黨委、關工委組織青少年及家長志愿者組織“垃圾分類”專項宣傳行動。活動分為觀看公益視頻、游戲互動、擺攤設點及入戶宣傳四個環節。在小課堂學習階段,學生家長代表穿上四色服裝,生動地分享對垃圾分類的理解及認識,使小朋友們在愉悅的氛圍中接受正確投放的新知識;隨后,開展的“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務活動,以擺攤及入戶宣傳的形式,既鍛煉了小志愿者的膽量,又通過童言細語將分類知識傳播給更多需要的市民群眾,帶動更多的家庭一同參與到全市的垃圾分類行動中。小小志愿者,有一顆大大的創城心,但不驕不躁,從小處著眼,為美麗榕城,幸福鼓樓文明城市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暑期,學生們化身垃圾分類志愿宣傳小使者,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圖片來源:福州文明網
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服務他人成就自我
為了積極響應福州市鼓樓區委區政府創建省級文明城區工作部署,創造文明環境、營造文明風氣,7月23日,福州鼓樓鼓西街道聯合轄區湖濱小學在西湖公園開展“垃圾可變寶,分類更環保”環境保護志愿服務活動。活動中,40余名小學生們和家長一起穿上紅馬甲、戴上小紅帽,有的向來往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冊,有的用自帶的小鏟子、掃帚等工具對公園內的花壇角落垃圾、雜草、廢棄物等進行清理,用實際行動助力福州市垃圾分類工作。
學生志愿者走上街頭宣傳垃圾分類相關常識,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 圖片來源:福州文明網
8月5日上午,福州鼓樓五鳳街道銅盤社區開展“小小志愿者美化大環境”環保主題活動,小小志愿者們對轄區生活小區進行保潔,用雙手“扮靚”身邊生活環境,雖然當天烈日炎炎,但小小志愿者們個個熱情高漲、狀態極佳,很快就各自認領“任務”,投身公共環境大掃除的行動中,得到了居民的贊賞。
創城有我,志愿先行,數十名小小志愿者走進沿街商鋪開展誠信經營宣傳。? 圖片來源:福州文明網
暑期里歷練真知,實踐中擦亮文明底色
2019年7月28日上午,“大手牽小手,快樂志愿行”福州鼓樓開元社區青少年暑期夏令營第(七)站來到開元寺,活動延續“一帶一路”文化交流主題,吸引了百余名學生和家長參與,共同聆聽“福州古厝”故事。開元社區關工委副主任、黨員志愿者梁一劍帶領孩子們參觀了福州現存最古老的佛寺——開元寺,并對此閩都歷史文化作了講解,青少年們聽得津津有味,興致勃勃地游覽后,集體在開元寺前合影留念。家長白俊波說道,“這次活動意義非凡,可以讓孩子從小了解‘福州’鄉土文化,增強了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收益良多。”而活動并沒有就此結束,青少年們隨后換上“紅馬甲”,還參與到向群眾分發垃圾袋、倡導綠色文明生活的志愿行動中,為保護環境盡了一份力。
小小志愿者走進福州古建筑,讓青少年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文物古跡的志愿者和守護人。(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福州文明網)
這個暑期,福州市鼓樓區的小小志愿者們通過實際行動,用認真的態、最美的微笑、真誠的心靈,傳播著綠色文明、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為文明城市建設添磚加瓦。家長們紛紛表示,讓孩子經常參與暑期公益活動,不僅促使他們學會如何關心和幫助他人,同時鍛煉了組織、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更希望培養孩子們的公益情懷,懂得用愛傳遞正能量。”家長李增鳳說道。或許孩子們現在還不明白‘志愿者’這三個字的真正含義,但是這樣的意識已經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慢慢地萌發了!(福州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