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由南京、杭州、武漢、蘇州、鄭州五地聯合發起的個人守信聯合激勵城市合作機制在鄭州成立,旨在推動各城市之間個人誠信分和公共信用記錄互通互認,構建跨區域守信激勵聯動機制。據介紹,合作機制按照“政府推動、社會共建,以人為本、獎勵聯動”的基本原則,依托城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和個人信用記錄,通過各城市間個人誠信分和公共信用記錄的互通互認,探索創新信用惠民場景的異地協同應用,共享激勵場景。(8月6日新華社)
杭州、武漢、蘇州、鄭州、南京五城率先采取誠信聯合,對于各自城市上線“錢江分”“黃鶴分”“桂花分”“商鼎分”等個人誠信分進行認可,成為個人行走享受便捷的有一張身份證,守信者憑分即可享受景區門票優惠、租賃房屋免押金等系列信用服務,同時還可以在圖書館借書無需注冊等,這些都給守信者開始了“綠色通道”,也讓市民的信用積分成了公民個人切身利益的通行證,對于市民堅守誠信,珍視自身信用,又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創新之舉。
一些人之所以在誠信路上躑躅,信息孤島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這些人總覺得,誠信無形,自己在誠信上做得不好,離開發生不誠信的地方,就能溜之大吉,又可以自由自在了。殊不知,正是這份信息的不互通互聯,才導致一些不誠信的人和事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如今,五個城市對于市民的誠信分數進行認可,也就是說,一城守信,可以享受到五個城市的誠信獎勵,讓誠信成為可以行走天下的實實在在便利,同時,這份對于誠信的認可,同時也給不誠信敲響了警鐘,不誠信定然會寸步難行。
加大懲戒不誠信的力度,利用互聯網大數據能為不誠信定制一張“天羅地網”,讓上了“黑名單”的老賴再也沒有逍遙的機會;要加大褒揚誠信的力度,互聯網大數據也要派上用場,使得誠信成為一張量身定做的財富名片,走到哪里,都能便捷實用。雖然說,各地對于誠信的獎勵措施不一樣,但是標準定了,誠信分就該在城市之間流動起來,這樣不僅有利盤活誠信,也讓更多人認識到誠信就是新時代流動的法寶,有了其在手,就能行走天下,得到更機構認可,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推進個人信用體系建設需要有力的抓手。伴隨人工智能、大數據的發展,個人信用分將覆蓋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五座城市采用合作機制的建立公民信用互通互聯,將進一步促進守信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價值取向,成為個人自覺的行為規范,再次有力地推動誠信建設邁出一大步!(福州文明辦 雷沛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