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新生”傳統聚落保護與活化專題論壇? 連江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7月29日訊?? 昨日下午,連江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厝——三落厝迎來一場盛會。“延續·新生”傳統聚落保護與活化專題論壇,在這里舉行。論壇以古厝保護、地方文化傳承等為切入點,邀請知名專家進行主旨發言,引發多方位思考。
三落厝位于丹陽鎮坂頂村杜棠自然村,原為晚唐禮部尚書張瑩故居。2016年底,廈門朗鄉投資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對三落厝進行保護性開發。
昨日下午,專家及嘉賓走訪這座千年古厝。改造后的三落厝原本干涸的水渠又有活水,再現水厝奇景!“橋通流水出青林,與客尋幽古徑深。”明代詩人吳文華詩中描述的“山泉入宅、宅內有河、河中有房”的盛景,在這座古厝中重現。三落厝內,朗鄉學堂、朗鄉藝術館、鄉村書店、古戲臺等文創空間,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豐富的公共文化空間。
“這里既有古厝歷史,也有現代元素,讓人興奮,又讓人感動,是歷史文化與現代生活的一次完美融合。”專家王林評價道。
隨后,參加論壇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會聚在三落厝的文創街區,為古厝開發、傳統聚落發展發聲。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教授王林——古厝開發,要“三步走”
我是老福州人,從小生長在三坊七巷,對古厝有特殊感情。現在,看到福州古厝開發越來越好,非常感動。
如何更好地開發古厝?我認為,第一步要摸清家底:福州擁有豐富而多樣的古厝,應開展系統性普查。第二步應推進試點:在不同類型的古建筑中選擇重點,因地制宜,挖掘其特色,形成一批試點。第三步要探索機制:政府資源是有限的,因此要發動企業、個人等民間力量,形成社會合力,探索形成一個可推廣的開發機制。
連江朗鄉文創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增銘——共建共享,山海互動
目前,三落厝的開發版塊分成精品民宿區、文創街區以及休閑農業區,目的在于與村民共建共享,實現一、二、三產的融合,最終帶動整個古村落的振興。
下一階段,我們還要打造三落厝的2.0版——開發坂頂村尖灣自然村的古民居,與三落厝相連接;同時,打造三落厝的3.0版——對黃岐鎮大谷村的石頭聚落進行開發,與三落厝實現“山海互動”。
連江縣丹陽鎮黨委書記 林坤——富口袋,也富腦袋
三落厝的開發是一次多方合力——企業投資開發,村民共建共享,政府配套服務,游客體驗消費;也是一次共贏——村子有人氣,企業有財氣,還能帶來村民就業、服務創收、產品銷售、職業培訓的機會,推進鄉村振興,讓當地群眾既富口袋,也富腦袋。
(連江縣委文明辦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