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成鄉村新風尚 文明鄉風鋪就幸福路
在開展垃圾分類行動行列,江鏡鎮南宵村在守住“綠色”的同時,正依托高質量的融合發展之路,為村莊再添一條多彩的幸福路。
在南宵村里,村民們拎著“大包小包”,在智能分類垃圾箱前,熟練地刷卡,再將紙箱、飲料瓶等分類投入。
據了解,該村是福清市第一個實行垃圾分類的村,2個月內,這些智能分類垃圾桶將‘住’進全村。在每日集中清運,確保垃圾不落地的同時,垃圾分類已成為村里的“新時尚”。每天,東厝住宅小區、下和洋古民居內的分類垃圾箱都能“吃”得飽飽的。為提高村民積極性,村里還專門發放了積分卡,一定積分可換取生活用品,還能在村內幸福院就餐。
南宵村在垃圾分類行動上,村民們積極響應,讓這追趕“時尚”的垃圾分類成為村里文明的標志,使鄉風文明鋪就一條綠色、文明的幸福路。
踐行垃圾分類崇尚綠色生活 爭當環保小衛士
日前,福清市20位小營員參加了由共青團福清市委員會、福清市少工委主辦,元洪青少年宮承辦的“我是小小追夢人”小伙伴快樂夏令營之學習垃圾分類,崇尚綠色生活活動。
小營員們首先觀看了垃圾分類宣傳片《今天分一分 明天美十分》、《我會分垃圾》,認識到垃圾是如何分類、分類的標準、分類舉動的大用處。大家都認真地投入到生活垃圾分類的學習中,學會了“廢物利用”。青少年宮陳楓老師更是運用“趣味搶答”、“趣味游戲”等方式,讓大家以更輕松易懂的方式充分了解垃圾分類。通過學習,大家意識到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只要正確處理,就可以大幅度減少垃圾污染,從源頭治理垃圾,就要做好垃圾分類。
活動中,小營員們一起開動腦筋揮毫作畫,你一筆我一劃,一幅垃圾分類宣傳畫就展現在大家眼前。此外,小營員們還積極前往社區分發宣傳單,做一個合格垃圾分類宣傳員,向路人分發垃圾分類宣傳單,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通過此次活動,小營員們均紛紛表示要以身作則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爭當“環保小衛士”,帶動社會中更多的人參與到垃圾分類,保護環境的實踐中來。
垃圾分類是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衡量標志。踐行垃圾分類,倡導綠色生活,不光是為了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同樣也是為子孫后代著想。為此,從正確地丟棄一張紙做起,讓每個垃圾都去往自己該去的地方,使垃圾分類成為每個人自覺去做的事情。每一件隨手小事,都是在愛護我們自己的家園。
文明福清,共建共享。踐行垃圾分類行動,需要大家攜手肩負起責任,主動提升個人文明素養,自覺維護城市環境,為文明大福清建設添磚加瓦!(福清市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