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溪先鋒驛站橫河奮進號車輛上,過往的人們可以在這里享受臨時休息、免費喝茶、手機充電、洗手洗臉等服務。中國文明網 原茵 攝
圖為志愿者展示當地特色彭橋麻花的制作過程。中國文明網原茵 攝
圖為面塑手工藝品吸引了眾多學員。中國文明網 原茵攝
圖為在圖書室里,小朋友們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中國文明網 原茵 攝
圖為在彭橋村垃圾分類體驗館里,小朋友們用紙箱、泡面桶等制作的手工。中國文明網 原茵 攝
在全國文明單位虞波社區365溫馨之家,居民可以享受畫畫、剪紙、免費理發、修理電器等服務。中國文明網原茵 攝
圖為一位80多歲的志愿者在虞波社區365溫馨之家為居民提供免費修理電器服務。中國文明網 原茵攝
圖為崇壽鎮傅家路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中國文明網 原茵攝
圖為傅家路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陳列的圖書。中國文明網原茵 攝
圖為傅家路村民志愿者歷時6個月繪制成的村莊變遷畫卷。中國文明網 原茵 攝
圖為整潔雅致又富有文化氣息的村居環境吸引學員拍拍拍。中國文明網 原茵 攝
展示交流,在互學互鑒中“找方向”
在培訓會議的交流展示環節中,來自全國12個試點省市、50個試點縣(市、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集中呈現,向學員們做了一次全面展示。在展廳里,大家時而駐足欣賞,時而交流心得,最多的是拿起手機把心儀的優秀項目拍下來,把好的做法“帶回去”。來自江蘇海安的負責同志看到山東省的愛心食堂項目說,很多農村老人的吃飯確實是個問題,像這樣的項目以后在農村一定是個發展方向,如果能形成制度化、經驗化的東西,向全國推廣,就能造福更多百姓。此外,來自北京延慶、山東榮成等12個村的村支部書記進行了工作交流,全國書法“蒲公英計劃”大型公益培訓、平安“村官”工程致富帶頭人培訓等5個志愿服務項目進行了交流對接。(中國文明網原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