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社區“祈福迎新春”送吉祥粥活動。圖源:閩東日報
目前,陽頭街道吸納有效志愿者900余人,各個社區都成立了志愿文藝隊。去年以來,每逢周末或節假日,一場場鮮活的文化盛會在陽頭遍地開花,“迎新春 送祝?!?、“臘八粥 促鄉情”、“粽葉飄香 共話端午”等鄰里節活動不斷上演,240多場志愿活動接連不斷……活動溫暖的是人心,傳播的是健康向上、敬老友善的社會正能量,這座小島正迸發出無限生機與活力。
創新模式 示范先行立標桿
文明潤澤心田,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心滴灌。
今年,陽頭街道在轄區范圍內開展了一場“雙摸排”調查,了解和統計居民對于志愿服務的需求,以及哪些居民有加入志愿者隊伍意向。
“了解需求,了解潛在志愿者?!标栴^街道黨工委書記陳柏崇說,通過這兩點摸排,他們挖掘出更多有特長的志愿者,同時,還衍生出一套“定制式志愿”服務,“讓服務更為精準,更高效。”陳柏崇說到。
據了解,“定制式志愿”服務指的是,街道扮演志愿服務平臺的角色,制定出一份志愿服務“菜單”,群眾可以根據需求進行“點單”,志愿者則根據能力進行“接單”,后期群眾再進行“評單”。
這個類似“外賣下單”的新模式,正是陽頭街道在志愿服務模式上的創新探索。
一場大雨,滋潤萬物,讓陽頭島的暑氣驟降,廣興社區的三木步行街上,草木蔥蘢,道路整潔。
在市民記憶中,過去的“三木街”是擁擠、臟亂的,道路兩旁排滿了小攤販,附近居民車輛亂停放,盡管執法部門進行多次突擊性、常態性執法,還是難以轉變街道管理混亂的狀況。
去年11月,陽頭街道先后投入200多萬元,針對三木街進行路面改造,對道路兩端實施圍擋,增設路面綠化帶、路燈設施,修整破損道路,三木街華麗轉身為三木步行街。
環境好了,但小攤販不見蹤影后,隨之流失的人流量,讓附近商家有些怨言。直到今年元宵節,福安市元宵燈謎會選址在三木步行街舉行,大型活動帶來比以往更勝的人氣,商家喜笑顏開。于是,將三木步行街打造為志愿服務示范點的想法孕育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