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靖縣山城鎮鴻缽村開展優良家風家訓宣傳工作。? 圖片來源:漳州文明網
“原來婚慶辦流水席宴請的習俗,現在都改成吃鹵面,不用再忙里忙外,且光酒席就省了好多錢。”村民們感慨著鴻缽村“移風易俗”后發生的變化。
福建南靖縣山城鎮鴻缽村積極引導村民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祭掃雅辦、文明操辦,杜絕鋪張浪費,破除封建迷信,摒棄婚喪陋習,營造了“移舊俗、除陋習、尚科學、倡新風”的良好社會氛圍,有效改善了社會不良風氣,促進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推進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鄉風
南靖鴻缽村充分利用現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人文景觀及文化底蘊,規劃建設“合興宮生態文化園”。截至目前,投入500萬余元,以合興湖為軸心的文化園已建成古文保群合興宮、始平堂、小宗祠及跨湖拱橋“歸德橋”及湖面涼亭2座及部分園區綠化等項目,并在小宗祠內建成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火梨花制作技藝”傳習所和馮氏?始平家風家訓館,還在園區內修建了移風易俗文化長廊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造型等。
2017年鴻缽村被山城鎮黨委、政府確定為移風易俗建設試點村和家風家訓示范點,通過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目標,改善民風為落腳點,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用身邊的典型感召人,通過營造平等、和睦、友愛的家庭關系,團結、互助、融洽的鄰里關系,在全鄉村掀起倡導真善美的熱潮,切實推動民風轉變。成立了“紅白喜事”理事會,制定村規民約,破除婚喪陋習,改變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陳規陋習,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崇尚節儉的文明新風,推動紅白喜事從簡,樹立文明新風。
按照“生態 ”建設理念,建設生態宜居的現代農村。? 圖片來源:漳州文明網
倡導“生態 ” 建設美麗鄉村
建設生態宜居的現代農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另一項重要任務。鴻缽村按照“生態 ”建設理念,以農村可持續發展為核心,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原則,加大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轉變農村產業發展方式,強化德治、法治、自治,全力建設美麗生態、文明協調的新鴻缽,初步實現了村莊美,民風淳,民心善。
一是推進“生態宜居”工程。全面美化綠化村容村貌,拆除3座旱廁,改造2座公廁。修建排水渠及邊溝700米,道路全部安裝路燈。全村主干道和巷道硬化率分別達到100%和98%,安全飲水入戶達到100%,村級文化室,衛生室和幼兒園實現全覆蓋,在村入口修建宣傳文化長廊20米,并建成道路交通安全勸導站。
二是推進“生態環境”工程。成立10人保潔隊伍,增設垃圾池15處,采取“戶分揀,村收集”垃圾集中處理模式,整治鄉村生活垃圾,實施村級污水處理工程,鋪設污水管道2000多米,整治農村生活污水成效顯著。
三是推進“生態經濟”工程。鴻缽村因地制宜,建成了超千畝的農業種植觀光園,種植反季節大棚蔬菜和高優精品果樹,農業種植觀光園與村落自成一體,顯著提升了鄉村美麗度,有效地促進了生態經濟發展,群眾收入進一步提高。
山城鎮找準工作抓手將移風易俗落到實處、做出成效,增強村民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讓鄉村振興安上文明新風的翅膀。(漳州文明網南靖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