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風易俗 惠安在行動”系列報道四:
惠安:黨員帶頭破殯葬舊俗 干群合力樹文明新風
村民帶著孩子觀看討論移風易俗宣傳內容。東南網記者 陳培源 攝
惠安縣小岞鎮,一個與碧海相連、風光秀麗的海島,生活著一群善良樸實的漁民百姓。在這座美麗小鎮的鄉村中,卻也存在著一些陋習舊俗,針對這一情況,小岞鎮黨委、政府近年來著力推進移風易俗活動,得到了包括新橋村在內的各個村莊的積極響應。近日,記者走進新橋村,近距離感受了該村在喪葬禮俗上破舊俗立新風的決心與成效。
舊風:“白事”舉辦時間過長 舊物焚燒造污染
在小岞鎮多地,曾經存在“白事”舉辦時間過長的舊俗,新橋村也不例外。新橋村黨支部書記陳亞法介紹道,以往村里有老人去世,殯葬儀式一般都持續在10天以上,更有甚者拖延至近一個月才出殯,“這個習俗少說也有上百年歷史了,在村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舊風氣?!遍L時間的殯葬儀式耗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擺宴席鋪陳浪費現象屢有發生,成為當地一大陋俗。
此外,村里還有將去世老人舊物在村中橋頭邊盡數焚燒的習俗,俗稱“送腳尾”。每逢此時,橋頭路邊烏煙繚繞,既不安全美觀,更污染了環境。新橋村老人協會會長陳金元表示,將去世老人舊物焚燒被村中人認為是一項必須遵守的殯葬禮儀,其源頭時間已無法追溯,對環境等造成的影響也難以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