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煥生機的熙嶺鄉四坪村
煥發古村新生機
因為文創,屏南縣熙嶺鄉龍潭村“復活”了!
兩年前,這個村莊的一座座老宅因年久失修,殘垣斷壁,原本1400多人的行政村剩下不足200常住人口。
轉機源自屏南縣推行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思路。屏南縣以傳統村落為載體,以文化創意為抓手,結合實施全域旅游、宜居環境和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積極推動“農業+古村保護+文創”融合發展;制定出臺《關于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創新“黨委政府+藝術家+農民+古村+互聯網”文創產業模式,推動文創人才和企業集聚;修繕破敗的鄉村民居,利用保存完整的古村落打造歷史建筑群活態博物館,使之成為藝術、文學、影視、動漫的發生地與輸出地。
破舊的民房少了,幾乎要倒塌的舊屋搖身一變,成了“隨喜書店”“靜軒藝術空間”“悠然之家民宿”以及咖啡屋、酒吧……外來的“新村民”與回流的“老村民”,讓龍潭村重新回歸繁華。
不僅龍潭,四坪村、廈地村、前洋村、芳院村……這些曾經蕭條冷落、無人問津的小山村,都因為“文創”這個“神來之筆”,成為大家爭相入住的“世外桃源”。
棠口鎮棠口村秋色
截至目前,屏南縣先后完成美麗鄉村建設點45個、中國傳統村落保護15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重點改善提升點2個。形成雙溪、漈下、廈地、龍潭、前洋、降龍、棠口、芳院等一批文創示范村落,有效地激活鄉村活力、帶動旅游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榮獲“中國傳統村落文化創意發展示范縣”。
龍潭村、漈下村被推薦為住建部鄉村營建優秀實例和教育部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在2018年的《傳奇中國節·中秋》特別直播節目中,龍潭村成為全國10個直播連線點之一,并以“龍潭村的變化,是現在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向全國人民推薦;傳統村落保護和活化利用經驗被省住建廳作為典型向全省推廣,中央黨校出版了由省委黨校編寫的現場教學系列教材《文創扶貧助推鄉村振興的屏南路徑》。
今年,屏南縣還將繼續做好傳統村落及歷史文化名村建設,督促抓好嶺下、忠洋、降龍等3個傳統村落保護項目實施、抓好傳統村落博物館籌建和新增7個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為鄉村振興源源不斷地注入活力。(閩東日報記者 葉陳芬 王志凌 通訊員 張尚瑤 甘葉斌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