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區展覽路街道工會服務站暖心驛站完成規范化建設。上周,“升級”后的暖心驛站迎來第一撥“客人”。據悉,展覽路街道工會服務站暖心驛站自2017年開始建設以來,一直秉承貼心服務戶外勞動者的宗旨,讓他們累了、渴了,有地方坐、有水喝。近日,展覽路街道工會服務站暖心驛站開展了規范化建設。(6月24日《勞動午報》)
相比室內工作者,戶外勞動者要辛苦得多,尤其是酷暑嚴寒季節,累了、渴了也沒有歇腳之地。根據2016年初全總下發的《關于推進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的通知》,各地工會積極響應,普遍建立了以環衛工人、快遞小哥、出租車司機等戶外勞動者為主要對象的服務站點體系,很好地解決了戶外勞動者飲水、就餐、如廁、休息等實際問題。服務更暖心,關愛無止境——西城區展覽路街道工會“升級”暖心驛站,就是一個生動注腳。
據報道,“升級”后的暖心驛站實現了“一空間多功能”,既滿足戶外勞動者休息的需求,又可以作為溝通感情的空間。暖心驛站內配備了電冰箱、微波爐、飲水機等家電,還有供大家休息的座椅。戶外勞動者坐在暖心角一邊喝水,一邊與工作人員溝通交流。這樣的“升級”,體現了關愛的“升溫”。戶外勞動者是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貼心服務戶外勞動者是一座城市本該有的溫度。暖心驛站“升級”,也需社會關愛“升溫”。
如今,很多人已經實現“足不出戶”就能購物等,但如此“歲月靜好”的背后,是快遞小哥們的“負重前行”;當我們在盡情享受城市美好的時候,是許多環衛工人用自己的辛苦付出,守護著城市的每一處潔凈……他們為了城市的建設發展流汗,為了我們的生活品質受累,但他們不應該流汗又流淚,應該被這個社會溫柔相待。故此,對于戶外勞動者,除了需要像暖心驛站這樣的貼心服務之外,也需要更多的社會力量對其關愛“升溫”。
關愛戶外勞動者的溫度,彰顯一個城市文明的程度。我們欣喜地看到,繼街道、工會推進戶外勞動者服務站建設之后,越來越多的醫院、餐館、超市等社會力量也加入了進來,免費為戶外勞動者提供避暑場所、飲用水等,提升著對他們關愛的溫度。對廣大市民來說,我們也應積極行動起來,多些感恩和換位思考,少給戶外勞動者增加工作量,如游玩時不亂扔垃圾,讓環衛工人少彎一次腰;訂餐遲到時多些理解,讓外賣小哥少些委屈……這些點滴舉動,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尊重,看似微不足道,卻帶來的是溫暖,匯聚的是文明。(泉州市文明辦 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