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宗教文化多元,受傳統觀念和民間習俗的影響,不少信眾以多焚香表達虔誠信仰,熱衷于宗教活動大操大辦,背離了宗教信仰本意。惠安充分發揮宗教界人士的積極作用,利用宗教界各項活動,進行移風易俗主題宣傳。
記者在惠安龍泉寺看到,在這里香火旺盛。電子蠟燭臺格外醒目,民眾只需投入一元錢,便能持續點亮臺子上的一根蠟燭長達半小時,正好也是走完整座寺廟并上完香的大概時間,一整個電子蠟燭臺能接納72位民眾同時點亮。
“就是安全又環保,也可以省去很多時間,看來了又要找燭臺去點,那些火什么的,反正就是不安全。”前來龍泉寺祭拜的市民鄭女士說道。
惠安螺城龍泉寺管理組負責人介紹,剛開始有很多信眾都老是覺得蠟燭還是點著好,我們管理組都加強下去勸導,勸他們樹立環保文明形象意識,然后慢慢把他們引導過來。特別是年輕人一代,對于我們這個來講,他適應很快,又以他們來帶動年長一些的人來拜佛進香。
據悉,惠安縣民宗局向全縣宗教活動場所下發了關于移風易俗和殯葬改革的相關文件,同時召開宗教團體會議,向廣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發出倡議,全縣130個宗教活動場所負責人和宗教教職人員簽署移風易俗自律承諾書,以身作則。推行“文明敬香”、提倡“鮮花禮佛”,如今,惠安佛教、道教場所已基本改變“明火進殿”的習慣。惠安還積極開展“四進”宗教活動場所活動,促進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引導宗教活動場所積極開展公益慈善活動。惠安縣民宗局辦公室主任 陳惠霞
據統計,自2012年開始,惠安縣佛教協會每年為本縣上大學的孤兒們提供幫助,至今助學金累計發放達43萬元;道教協會合計捐資300多萬元用于扶貧濟困、造橋鋪路等;基督教“兩會”開展“義診贈藥”,為群眾提供便利。(惠安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