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是城市的交通動脈,是民生幸福的重要載體,也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你是否會給老幼婦孺讓座?過馬路,你是否會遵守秩序等紅燈?開車時,你是否能夠做到不搶行?文明出行體現于每位市民的一舉一動,是一個城市最美麗的名片。
愉快的出行一方面來自交通硬件的先進和過硬,另一方便面來自文明的軟實力與時俱進,缺失文明的地鐵是“冰冷的”,洋溢文明的地鐵是“溫暖的”。地鐵帶我們一起走進“快時代”,絕不能讓不文明行為“拖后腿”,在享受地鐵“方便、舒適、快捷”的同時,我們要讓文明跟上地鐵的速度,文明乘車、文明出行。
如今,地鐵空間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公共場所”,是一個城市文明的縮影,最擁擠最嘈雜,最能彰顯眾生百態。因此,在享受地鐵帶來快捷方便的同時,如何創造文明有序的乘車環境依然是需要進一步探討的話題,世界各國都已有各自的地鐵禮儀。在日本,地鐵里不能打電話是人人都知道的“鐵律”。在德國,地鐵車廂內禁止兩類事物,一是“味兒”,二是“剮蹭”:煙酒都會擴散味道,而且酒喝高了還會撒酒瘋,不吸煙乘客更是痛恨吸二手煙;而像冰激凌、漢堡之類的食物,都屬于“跑冒滴漏”類食品,很容易造成車廂不清潔,還可能沾到其他乘客身上。紐約的地鐵系統號稱世界歷史最悠久、最高效、最便捷的地鐵,紐約地鐵去年推出一支短片,告訴乘客們在地鐵里不可以跳鋼管舞、不要亂丟垃圾、坐在座位上時不要腿張開太大、等地鐵時不要超過等待線、不要硬擠車門、有必要時請讓座等等。由此可見,文明體現為對他人的“關愛”,應成為地鐵發展的“新標簽”,地鐵文明需要從細節做起,從每個人做起。
文明出行,自律守禮。自覺做到依次排隊刷卡進出站臺;候車時不在站臺上追逐、打鬧;乘車時遵守先下后上的原則,排隊上車,不擁擠,不插隊;上車后盡量往車廂中部靠攏,不倚靠車門,不在地鐵內飲食、吸煙,不亂扔垃圾,保持車內清潔。傳遞友善,禮讓寬容。乘車時請主動為老弱病殘孕等需要照顧的人讓座,在乘車過程中相互體諒,寬容謙讓,不苛求于人,努力營造一個和諧的乘車環境。(倉山區委文明辦 黃曉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