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支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接受授旗。記者唐光峰 攝
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讓群眾充滿期待。記者 唐光峰攝
集美區百姓宣講員深入灌口鎮村居進行宣講工作。通訊員劉平 攝
灌口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將繼續結合農耕文化,在田頭開辦田間課堂,打造“農耕實踐園”。(田頭社區書院供圖)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5月9日下午,在新時代奮斗號角的集結號下,福建廈門市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灌口鎮田頭社區書院正式揭牌。同時,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4個首批試點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也宣告成立,為進一步推動集美區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改革創新提供有力支撐。
揭牌儀式上,12支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迎來授旗。接下去,每月第一個周末將作為“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日”。隨著集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成立,集美已吹響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新號角,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將進一步提升集美區文明實踐水平,加快推進與集美社區書院的融合,擔當起改進農村基層一線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新使命。
傳播新思想
打造“升級版”社區書院
在集美看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是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載體,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重要途徑,是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
據了解,目前集美共有38家社區書院。近年來,依托社區書院,集美在文明創建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探索和實踐,在2018年度的全省文明城區測評中取得了全省第二、廈門市第一的成績。
集美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戴勁竺表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建設就是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重點圍繞農村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誰來做、做什么、怎樣做”的問題,推進社區書院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相融合,打造新時代社區書院“升級版”。
具體來說,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將按照“區—鎮(街)—村居”的三級聯動,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負責文明實踐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組織實施;鎮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指導推動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常態化開展活動;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結合居民實際需求、立足村居實際,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組織開展活動。在運行模式上,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繼續沿用社區書院模式,采用政府購買服務形式,引入專業社工組織,進行日常管理運營等。
近日,灌口鎮、后溪鎮、杏林街道、集美街道、僑英街道、杏濱街道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以及田頭村、雙嶺村、康城社區、園博社區4個集美首批試點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宣告成立,他們將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基層村居的服務載體。
助推鄉村振興
打通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基層落地生根,將其當成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更好滿足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在首批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中,灌口鎮有兩個。灌口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將繼續結合農耕文化,在田頭、雙嶺等村開辦田間課堂,打造“農耕實踐園”,讓群眾動手實踐體驗農耕樂趣;弘揚傳統文化,對接各類民間藝術社團,傳習木偶戲、答嘴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新時代結合進行創新;依托實踐站所開展農業技術指導、醫療保健講座等特色課程活動,助力鄉村振興。
灌口鎮黨委書記、灌口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所長柯振敏表示,接下來,他們將整合公共資源,調動各方力量,通過保障實踐站所建設工作經費、引進專業服務機構、對接志愿服務隊伍等措施,推進基層實踐站所建設,并以田頭、雙嶺實踐站所融合試點,總結提升相關經驗并推廣,最終實現全覆蓋,真正發揮傳思想、傳政策、傳道德、傳文化、傳技能的平臺作用。
同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將作為服務村居群眾、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平臺,同時增進干群關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村居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民群眾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通過百姓宣講團宣講,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的方式,讓廣大群眾接受文明洗禮。從而培育文明新風,強化移風易俗,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成為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推動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搭建7大平臺
12支志愿隊伍精準服務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明實踐活動的方式是志愿服務,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主要力量則是志愿者。
因此,集美區通過搭建理論宣講、社會宣傳、文化服務、教育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健身體育服務、鄉風文明建設平臺7個平臺,組建包括集美·誠毅聯盟志愿服務隊、宣講志愿服務隊、教師志愿服務隊、文化藝術志愿服務隊、普法宣傳志愿服務隊、“愛健康”集美區衛健系統志愿服務隊、體育健身志愿服務隊、科普志愿服務隊、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隊、集美高校志愿服務隊、專業社工服務隊等12支隊伍在內的各類志愿服務隊。
接下來,志愿服務隊將緊緊圍繞加強理論宣傳、培育文明新風、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一精神三文化”五個方面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努力推動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取得實效,培育特色品牌,實現“一站一特色”的工作格局。
“我們有11支子隊伍,大約500多人,分為幼兒、康復等不同類服務。”“愛健康”集美區衛健系統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陳靈芬說,接過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隊旗,又多了一份榮光和使命。接下來,他們除了定期到各鎮街、學校開展服務外,還將增強醫療團隊下基層的頻率,推出更多貼近群眾的服務,切實滿足群眾所需。(海西晨報記者 宗琴 崔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