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儀式現場 林杰 攝
7日上午,晉江市青陽街道民俗文化區“深化治理改革、共創文明鄉風”啟動儀式舉行,青陽街道永福里、青華、陽光、錦青、霞行等5個社區共同簽訂“深化治理改革、共創文明鄉風”通告,號召全體社區居民一致擯棄殯葬陋習,將移風易俗工作進行到底。
啟動儀式上,有關人員宣讀了《關于在青陽街道民俗文化區開展“深化治理改革、共創文明鄉風”專項行動的通告》,通告內容包括革除抬棺舊俗、縮短出殯路線、節約喪事開支、維護公共秩序等,把移風易俗向前再推進一步。
據悉,在城鎮化進程中,晉江市青陽街道的傳統村落漸漸被新型社區取代,舊習俗與新生活的沖突也日益突出。位于晉江五店市對面的民俗文化區集中了一批宗祠祖厝,是永福里等五個社區的殯事民俗場所。每當逝者西歸,那里便喧鬧異常,十六人抬龍杠、一公里游喪更常使交通困頓。面對改俗遷風的大形勢,青陽街道辦召集了永福里等5個社區居委會、民俗區管委會、老人會、紅白理事會等相關負責人共同協議商定殯葬陋習改革工作。
晉江五個社區共同簽訂“深化治理改革、共創文明鄉風”通告林杰 攝
“深化民俗文化區管理改革,是五個社區黨支部、居委會、老人會和社會賢達民主協商的結果,有效解決了群眾反映的治喪陳規陋俗問題,具有比較深厚的群眾基礎,贏得了大家的點贊。”晉江市青陽街道辦事處有關負責人表示,杜絕大操大辦既減輕金錢開支也避免人情負擔,縮短出殯路線,簡化出殯儀式有利于改善環境和交通情況,維護公共秩序。
“青陽是晉江老城,莊姓居多,明嘉靖年間有過莊用賓立鄉約、舉鄉賢、改鄉俗的佳話。如今,記載這段史實的‘青陽鄉約碑’,依然高高聳立在五店市的鄉賢祠里。今天我們在同樣的地方共訂移風易俗‘新鄉約’,意義非凡。”晉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文明辦主任陳多多表示,400多年前,古代先賢立鄉約、改鄉俗,使青陽“人和盜絕,一時為盛”。如今,先賢的后人和社區居民在政府引領下再立鄉約、再改鄉俗,必將使古老的傳統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本網記者林杰 通訊員 王榮鋒 張燕妮)
位于晉江青陽的鄉賢祠,里面屹立的《青陽鄉約記》石碑記錄了當地明朝鄉賢改俗遷風的佳話。林杰攝
【短評】抒寫新時代的“青陽鄉約記”
今天,青陽街道永福里等五個社區共訂“新鄉約”,筆者不由想起明朝官員莊用賓和洪富兩位先賢。在晉江這個富有鄉村自治傳統的地方,“鄉約”自古就是改俗遷風的重器。400多年前,青陽人莊用賓立鄉約、舉鄉賢以美鄉俗、淳鄉風,為五店市留下一段移風易俗的佳話。洪富撰寫的《青陽鄉約記》石碑,依然高高屹立在青陽的鄉賢祠里。如今,青陽“五社區之約”,將推動古老傳統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
“五社區之約”既是晉江黨委、政府力推移風易俗催化的新生事物,也是城區居民主動適應城鎮化生活方式的革新之舉。我們相信,生活在社區里的廣大居民必將“以禮相規,以法相檢,以睦相守”,“五社區之約”必將“立斯名而責其實”。唯有如此,才能告慰莊用賓、洪富等改俗遷風前賢的初心,才能抒寫新時代的“青陽鄉約記”。(陳多多/文,作者系晉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晉江市委文明辦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