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4月30日訊 4月28日上午,我市召開鄉村振興戰略文明鄉風建設專項小組聯席會暨文明鄉風建設工作推進會,會議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鄉村振興戰略部署要求,總結分析全市文明鄉風建設工作情況,研究部署工作,全面推進文明鄉風建設。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市文明鄉風建設專項小組副組長陳高潤講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鄉風建設專項小組副組長唐向陽主持會議。
陳高潤指出,要提高站位,充分認識推進文明鄉風建設的重要性。文明鄉風事關鄉村振興、事關農民幸福、事關鄉風民風。良好的文明鄉風,不僅能夠幫助農民樹立發展信心,改變落后思想觀念,主動摒棄陳規陋習,而且能夠幫助農民提高思想道德水準和科學文化等各方面素質,營造農村新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陳高潤強調,要突出重點,強力推動文明鄉風建設水平提升。一是突出抓好新思想的學習教育。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推進文明鄉風建設第一位的政治任務,要通過開展多形式、分層次、全覆蓋的宣講活動,不斷提高農村干部群眾的思想覺悟。二是突出抓好核心價值觀引領。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文明鄉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引導農民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持續開展“和諧鄰里節”、中華經典誦讀等活動,開展好公婆、好兒女、好鄰里、最美村官、最美醫生等評選活動,推出一批農村的凡人善舉,引導人們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三是突出抓好農村文明程度提升。以“一革命四行動”作為新抓手,持續開展文明鄉鎮、文明村、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和新農村社區創建活動,廣泛開展“鄰里守望”志愿服務活動,不斷將“八不行為規范、做文明公民活動”延伸拓展到農村,努力建設與農民群眾新要求新期待相匹配的文明村鎮。四是突出抓好農民精神文化供給。堅持把政府投入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重點向農村基層傾斜,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大力培養扶持基層文藝隊伍,繁榮農村文藝創作。要發揮“三下鄉”等品牌活動的示范帶動作用,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并重,補齊鄉村“精神短板”。要著力傳承特色,發掘整理優秀傳統文化,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五是突出抓好移風易俗工作。堅持領導帶頭、黨員干部示范,通過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強化各級黨組織主體責任。深入開展移風易俗活動,破除封建迷信,反對鋪張浪費,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喜事節辦、神事不辦,抵制、摒棄、改變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相符的觀念、習慣、風俗等。六是突出抓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推動社區書院建設發展既保持特色又對標要求,既鞏固成果又創新發展,在重點抓好海滄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省級試點工作的同時,著力抓好各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加快推進現有基層公共服務陣地資源整合,形成以社區(村)書院為基本固定的實踐場所,積極搭建理論宣傳、社會宣傳、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健身體育服務和文明鄉風建設等七個平臺,著力打通農村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最后一公里”。
陳高潤要求,要凝心聚力,推動文明鄉風建設落細落實。堅持把文明鄉風建設擺上重要位置,不斷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著力營造氛圍,形成督導常態。各成員單位要把文明鄉風建設同業務工作、行業管理、社會治理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努力形成推動文明鄉風建設強大合力。
會上,市民政局、文化和旅游局、衛生健康委、市科協、市婦聯、同安區委宣傳部、翔安區委宣傳部等單位結合自身各自職能,對推進文明鄉風建設作了交流發言。會議還討論通過了《廈門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文明鄉風建設專項小組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廈門市委文明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