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黃紹俊為“文藝輕騎兵”授旗
文明風4月24日訊? 4月24日,春日的早晨,陽光正好。修葺一新的連江縣定安村農村文化大舞臺,正在上演一出歡快的舞蹈《水兵舞》,吸引了十里八鄉的鄉親們駐足觀看。
今年3月,熱愛唱歌跳舞的連江縣定安村村民俞梅芳有了另一個身份——定安村“文藝輕騎兵”志愿服務隊隊長。她主要負責組織這支村級文藝志愿隊日常“宣傳掃黑除惡、移風易俗等方面的內容,組織大家唱歌、跳舞、走秀、唱閩劇等,每逢節假日舉辦文藝演出。
南宋馬遠有一幅《踏歌圖》名世——在層巒疊嶂的背景下,一群農人踏歌而行,拓路踏歌。拓路,道路的開拓;踏歌,踩著歌聲的行走。
4月24日,群山環抱的定安村成立連江縣首支村級“文藝輕騎兵”志愿服務隊,現場舉行了授旗儀式,連江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黃紹俊出席,并為其授旗,標志著“文藝輕騎兵”即將從定安村踏歌而舞,拉開帷幕。
連江縣定安村原地名為永福鄉安慶里,歷史悠久,是琯頭鎮最具有革命傳統的老區村,也是主要僑鄉之村。為了讓十九大精神真正扎根農村,貫徹落實到村民們的生產生活中。為此,定安村吸納村里能歌善舞的文藝愛好者、廣場舞隊員們組成了我縣第一支村級“文藝輕騎兵”,在村里舉辦了主題為《共享新時代,歡度三八節》的首場文藝演出,自編自演了歌舞、原創歌曲、原創小快板等18個節目,旨在宣講、傳播黨的方針政策,把十九大精神傳播到村民們的生產生活中,豐富村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
定安村《共享新時代,歡度三八節》首場文藝演出
近年來,隨著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連江縣廣大群眾自發組織創辦的各類民間文藝團體蓬勃興起,形成了多層次、多元化、多門類的發展格局。“民間文藝團體來自于民間、成長于民間、服務于民間,在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城鄉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帶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是連江縣精神文明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黃紹俊說。
“自從三月份我們組建了“文藝輕騎兵”志愿服務隊,每逢節假日,我們村都是好戲不斷,今年我們還打算舉辦由村民自編自導自演的‘村級春晚’呢!”提到如今的農村精神文化活動,俞梅芳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
這兩年,無論是在本地生活的定安人,還是回鄉探親的海外游子,都能明顯感到,一股強大的文明力量在這座古老村落的大地涌動。
在農村,打牌賭博的人少了,參加志愿服務、文化活動的人多了,據了解,定安村“文藝輕騎兵”不定期組織隊員,走進家家戶戶,看望關愛留守老人、留守兒童。
陳規陋習少了,文明新風多了,村里經常利用微課堂、視頻、圖片等形式,不斷引導村民改善鄉風民俗。
在定安村“文藝輕騎兵”排練現場,不時能看得到不少的“洋留守”正有模有樣的學習著民樂閩劇、舞蹈等內容,巷子里,總會傳來陣陣孩子們爽朗的笑聲。正如俞梅芳所言,少年強,則國強“這些孩子長大了會成為定安村的代言人,連江人的代言人,甚至中國的代言人”。
說的是“接地氣”的“土話”,提供的是可口的“文化大餐”。在定安村的田間地頭、街頭巷尾,作為連江縣首支村級“文藝輕騎兵”志愿服務隊,他們將立足自身優勢,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演出活動,配合縣文藝輕騎兵培養文藝骨干,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等工作任務,面向基層、面向群眾,努力建設具有琯頭文化特點、深受百姓歡迎的文藝小分隊。通過內容新穎、形式多樣、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文藝志愿服務,豐富和活躍一方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清晨,一輪火紅的朝陽從敖江入海口的東岸冉冉升起,嘹亮的漁歌唱起來,舒緩的漁舞跳起來,一支支新時代鄉村文化隊伍在廣袤田野生根發芽,一場場節慶活動好戲連臺......在做大做強新時代“文藝輕騎兵”品牌文化的大道上,連江縣正在發力。
風從敖江來,一個充滿文明、自信和文化魅力的新定安,正闊步而來!(連江縣委文明辦報送)